探讨一下人生观 (300分)

  • 主题发起人 DarwinZhang
  • 开始时间
to creation-zy:
1.但是,“生命”是有行为能力以及欲望的——在这一点上,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是有根本区别的。
可是请您注意,非生物不是突然一下就变成生物,其中是有一个过程的。
而实际上形成能力和欲望不是在非生物到生物的过程中存在的,而是在
从低级生物到人的过程中形成的。
~~~~~~~~~~~~~~~~~~~~~~~~~~~~
2.“一个简单的细胞到底是如何做到“对盐的浓度差作一个机械的
回应”的呢?如果它没有“感觉”以及“行为”能力的话——我无法想象。”
您可以看成是一个程序,一个化学的程序。我不清楚您是否知道盐的浓度差别将产生盐压差,
实际膜对此将产生一个反应,其中的原理还颇为复杂,而现在我对这些了解得还不够清晰。
但绝对没有神经的作用,因为它只有一个细胞,不可能象高级生物那样有神经活动,产生欲望。
很显然,产生感觉和欲望必须要有非常复杂的神经系统。我认为至少要到多细胞生物才可能有“感觉”。
到腔肠动物以上才可能有“欲望”。而“目的”的产生我以为至少要到灵长类动物才可能有,
因为普通的哺乳动物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概念----它们对着镜子居然不知道那就是它自己!

3.“爱”是觉受长期被训练的结果。
原来您又讲“这个“原动力”就是“爱””
那么,因就是果,果又是因。-----就在原地打圈。
4. ...看来您有必要补课了,呵呵。这么说,孔子、老子、耶稣、苏格拉底也都不存在了...
——如果您不知道有没有,那么请不要说“没有”。
请注意,历史记载和传说是不同的。孔子、老子、耶稣、苏格拉底 是有确切的史料记载和文物实证的。而佛只存在于
佛教的传说和神话之中。佛陀 大约现在可以考证他是一个人,而并非是“佛”。因此我从来就没有见到哪个
历史材料上说 某个菩萨或佛 如何如何。
但也无法证明其没有。因为历史材料上没有的不一定就没有。
所以我又说:“谁也不能证明其存在,但也无法证明其不存在。”
假如我的话伤害到了您的宗教信仰,我非常抱歉,我的确是无心的。
 
>>普通的哺乳动物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概念----它们对着镜子居然不知道那就是它自己!
那么——如果镜子碎了,“自己”也随之消失了吗?? :)
动物不知道镜子可以反光,只是通过视觉发现镜子的另一面似乎有一个同类,仅此而已。
镜子不可能把一个生命变成两个——虽然它可以制造视觉上的幻象,但是,镜子无法复制生
命的“心”。
研究越深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科学”就越显得乏力。我是从自然科学中转移到宗教
的,因为科学有太多的东西不能解释——这不算什么——但是,有很多东西科学根本不可能
解释——这我就不能接受了。
DNA/RNA、分子体系、生物膜等等我们的科学家们都知道——但是,“生命”、“心”、
“我”、“爱”、“智慧”、“生命的意义”等等到底是什么?慢慢的去实验、求证吧...
记得一个神庙前的石碑上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神谕,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把心收一下,好好认识一下自己呢?
>>其中是有一个过程的
这是典型的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不能因为量变的渐进性而否认质变的存在。没有质变,一
切生命都只是一堆血肉而已。
 
人的存在是自然矛盾的结果,正反,对错,高低等的矛盾结果,人只不过是有思想没思想中
的有思想一类。人生观也是如何对待此消彼胀的态度,不能超越物质!
不知有人懂吗?
 

不知楼主能不能说一说,我在什么地方断章取义了?
你的人生观是什么?你采取什么样的人生观?这都是你的自由!
不过从“佛教和道教想要消灭人们感情中的痛苦本身就错了”这一句,我觉得你对佛教与道教的理解未必全面,如此而已。
现在有比我强的多的人在为你详细讲解,那我也就没必要再说什么了。
还是那句话:你的人生观是什么?你采取什么样的人生观?这都是你自由!
 
to DarwinZhang兄:
我真有些累了:)——不过,能够和您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辩论,我是十分荣幸的(我还期
待着我们在人工智能问题上能够互相促进呢[:)])。
如您所说,我们的思考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您基于彻底的科学求证精神,运用进化论,表
述并精确的论证了您的“人生没有意义”的论点;而我则基于对佛教(以及自然科学)的理
解,认为生命的原动力(即目的)是“爱”,同样也进行了论证。
到目前为止,看来我们谁都不能说服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我们心中似乎也没有做接受对
方观点的准备——因为我们都认为,至少在我自己看来,我的理论是正确的。我看,我们大
可以像pyzfl兄说的那样——你的人生观是什么?你采取什么样的人生观?这都是你自由:)
我有一位朋友,她的世界观与我完全相反——没有轮回、不要功德、只要享受生命,我们
之间也经常有论战——但我们仍然是朋友——这个世界真美丽、真奇妙呀!不是吗?:)
 
to pyzfl:
1.“不知楼主能不能说一说,我在什么地方断章取义了?”
你看,你说的“不知楼主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要发表呢?还是有问题,来这里求解呢?”,
“有自己的见解,就痛快的说出来!”,
“直接一点,还是说一说你的“科学结论”吧。”
是不是没有看清我的结论,我的结论早就出来了,你却还认为我的结论没有说出。
是不是您上次没有看全我写的东西?
2.“我觉得你对佛教与道教的理解未必全面,如此而已”
这句话还是比较公正的。但是不一定要全面,只要抓住根本的问题就可以讨论,
而我也并没有要消灭佛教与道教的意思。
3.“你的人生观是什么?你采取什么样的人生观?这都是你自由!”
我的标题说得非常明白,讨论一下人生观,只是一个讨论而已,
希望大家的人生观思想能有所加深,如此而已。

to oookkk:
您的观点我比较赞同,可是唯心灵论者不一定同意呢。呵呵。

to creation-zy兄:
1.“因为科学有太多的东西不能解释——这不算什么——但是,有很多东西科学根本不可能
解释——这我就不能接受了。”
很多原来看起来无法解释的东西,随着科学的进步都一个个的攻破了,而且正在攻破中。
所以“根本无法解释”的结论在一个纯唯物论者看来是不成立的。科学的精神就是前进不息。

2.“不能因为量变的渐进性而否认质变的存在。”
我并没有否认质变,我的意思是质变实际也是有一个过程的,认为质变突然瞬间发生的我想是不对的。
质变是一个变化相对剧烈的过程,而量变是一个变化相对缓和的过程。
3.“我真有些累了”“但我们仍然是朋友——这个世界真美丽、真奇妙呀!不是吗?”
没想到creation-zy兄也感到疲劳了,但更重要的是宽容了,您可以容忍一种不同的思想存在,
这就是很大的进步。我的原始目的就是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家的思想更宽容一些,
消除一些偏见。好吧,看来我应该收手了。
另外,希望creation-zy兄能重开人工智能的帖子。
-------------------------------------------------
给两个问题,看看能不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1.局长和一个老头在下棋,突然局长的儿子跑进来对局长说:“不好了,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
2.人要到多少根头发才不是秃顶?

下面是我的答案:

1.局长是女的。大家可能会有一种偏见,认为“局长”,“和老头”,“下棋”都是男人的“专利”,
实际上是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将“男性”不自觉的当成一个先决条件了,导致无法解决这个“悖论”。
2.实际上,秃顶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仅牵涉到头发的多少,也牵涉到头发的分布。
而且从秃顶到不秃顶这也是一个过程。要不然就会产生笑话。比如假定10000根以上不秃,
那么有一个人有10000根头发,不是秃顶。拔掉一根后,是9999根头发,变成秃顶了。这岂不荒唐!
 
哈,有意思,有意思,
 
“心中有佛所见皆是佛”看来要打破这一点还非常困难呢!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
呵呵呵,楼主在第一段文字中所述的人生观,我早已经看到了,同时也看到了更多富翁的热心参与: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而且有很多很有价值。
所以,我认为,楼主如果是真是要“探讨”一下的话,那么在看了大家的发言后,应该对自己的观点有一个进一步的提升的。
然而,也许楼主认为自己已有的人生观是最正确的,那就只有一个词了:自由!
其实喜欢思考是很好的,但如果一经思考有所得,就再也接受不进其它东西,就有点不太好了。
很感谢creation-zy兄讲了那多佛学知识,让我学到了很多,谢谢!
 
再看一遍以上各贴,直言给句话吧: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可能要挨骂了,没关系,俺可不想只为处好关系就违心说奉承话,是不是朋友,俺都给实话!
俺要到别的地方灌水了,少陪!
 
不要想那么多,你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了,既来之,则安之,开心一点,慢慢过吧。
其实我有一段时间心情也不好,便读了一些佛教的书,想寻求解脱,结果却使自
己更加颓废了,因为佛教说一却都是空的,既然都是空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后来我无心上了一下少林寺的网站,读了一下少林寺现在的方丈释永信的有关佛
教思想的解释,现在已经好多了。建议去读一下。
 
to pyzfl:
1.“也许楼主认为自己已有的人生观是最正确的,那就只有一个词了:自由!”
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对认为自己的人生观是最正确的,要不然为什么要坚持它呢?
而每个人都有坚持自己人生观的自由。
但是,我强调的不是这一点,而是另外一点,那就是:
而实际上真理只有一个,我们的观点或许都是它的近似,从不同角度的近似。
如果进行交流,就可以加深理解其他的思想是如何运作的,我们的思想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进步。
佛教也是在唐初的大辩论中开始发展,而慧能也融合道家和儒家思想进入佛教,创立了最有活力的禅宗。
其他人有偏见,我也有偏见。我现在最想知道我的偏见在那里?虽然争论了这么久,却没有得到启发,颇为苦恼。
~~~~~~~~~~~~~~~~~~~~~~~~~~~~~~~~~~~~~~~~~~~~~~~~~~~~~~~
2.“其实喜欢思考是很好的,但如果一经思考有所得,就再也接受不进其它东西,就有点不太好了。”
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人生观,直到认为确实有解释不了时才可能去接受其它的观点。
所以我们才应该尽可能的进行深入的探讨,试图理解其它人的观点,对比自己的观点,发现各自的优劣,
而后才有可能进行融合。希望本贴的讨论能够深入下去。
3.“俺可不想只为处好关系就违心说奉承话,是不是朋友,俺都给实话!”
很感谢,我只需要实话。希望大家能够在真实交流中取得进步。而这一点精神还很难得呢!
可惜creation-zy兄已经不愿意再发表高论了,颇感遗憾。
to yjz302: “不要想那么多,你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了,既来之,则安之,开心一点,慢慢过吧。”
谢谢yjz302,我实际上不是因为不开心,而是想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对其他人有启示,发过来对我也能有促进。
也许这个帖放错地方了,是不是应该到其他的论坛去讨论?
 
去看一下这片文章:
《我是佛前的一朵青莲》
你会找到人生观的价值的。
 
to 风铃星: 您说的那篇文章是个不错的爱情故事吧?(http://snow.tzinfo.com/htm/y49.htm)
要是您有什么感悟的话请详细的讲一下,看看与本贴有什么关联?
我的感觉可能和您不同。
 
to creation-zy兄: 想了想,觉得我还得更深入的了解佛教了。给几篇佛教经文或网站地址如何?先谢了!
我又取得了一些进展,可惜还不清晰。
 
呵呵——看来我的第一个愿望已经在部分人身上有了进展了:)
我在上面只是有感而发,我对佛学的奥义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不知道会不会因为上面的
瞎说而堕入金刚地狱...)。目前,我是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在佛学方面指导别人的。
佛教有一个特点——讲究万事随缘——我与佛教结缘也是按照这个路子走的,相信如果有
缘的话,大家会如愿的。:)
我只能大致说一下我自己体会:从“四圣谛”入手比较容易;要体证的话就要学习小乘的
修心方法;有了小乘的基础,再学习大乘的思想就有连续性了(先看几部核心经典,然后再
铺开)。我觉得南怀瑾教授的《圆觉经》释义是一本很好的书,很值得看(在google上搜索
“南怀瑾 圆觉经” 即可),然后就是《金刚经》、《楞伽经》、《楞严经》、《妙法莲华
经》、《大乘起信论》、《解深密经》等等。(由于本人看《楞伽经》进展奇慢无比,“精
读”阶段的任务还远未完成...)
记得我认真看的第一本与佛教有关的书中大致是这么写的:
下士: 思维人命无常,死亡随时都会到来;思维三涂之苦;最后,他应该认识到,诸法
虽空,但业界不灭,如果不能觉悟到空性,苦与乐的果报就不会停止。行者还应该忏悔往昔
的恶业;(罗汉?)
中士: 通过对“十二因缘”的观察出生智慧;(独觉佛陀?)
上士: 发菩提心;行菩提心。(佛、菩萨?)
——刚买了一本太虚大师著的《法相唯识学》(商务印书馆出的)——郁闷学习中... :)

to 诸葛兄:
呵呵,我推荐的第一部佛经就是没有任何杂质的“了义经”哟~ :) ——按照那十二位菩萨
与佛陀的对白,足以达到“心华发明”的境界了:)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