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woyaoying的回答对这个案例的情况略做整理。
公司情况:
---------
就该软件公司而言,应该属于大家常见的作坊型,以承揽项目为主。在开发过程能对
开发团队提供的支持有限。
客户情况:
---------
电力建设(?)领域的国有企业(好象是个钱多的主)。
(不清楚涉及几个部门)
项目远景:
----------
流程审核、计算功能(业务方面的估算?|财务计算?)。相关的查询和报表打印。
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需求分析:
----------
没有(正式的)需求获取的过程。需求主要由开发团队(或公司内部人员)自己设想
。大部分需求没有经过与客户的确认。(高风险,实际开发中80%问题可以追踪到需求不明)
团队构成:
---------
2人。其中甲可能是项目经理,负责需求确认,各种沟通工作,基本不参与编程工作。
(业务熟悉程度可能较高、技术水平不明)。
乙,项目主要开发人员,参与制订需求,设计,和主要的开发工作。
(学习Delphi半年时间,接触电建项目半年),业务熟悉程度较低,技术是
个逐渐熟悉过程。
日程计划:
------------
2003-9-10日 -- 2003-12-13日(20+30+31+13=94)假设所有休息日都加班,在加上晚
上加班。大约工作时间为110工作日。由于需求频繁修正,开发阶段和测试阶段划分,可能
没有明显意义,故不做区别对待。
开发过程:
----------
设置有阶段性目标(milestone)。但阶段性成果估计没与客户进行过确认。
发布:
---------
按期交货,(能够满足客户基本需要?)。
项目的大小:
-------------
近300个表与视图,代码122337行。
(对行数统计有疑问? 一个人110天122000行?平均 1100行/日,带测试。
这个数据实在令人咋舌。是不是把编译时,系统与第三方类库的行数
都算进去了。)
表数量应该比较准确,即便是100个基础表的系统,也是非常复杂了。
维护性:
--------
程序结构估计不良好,没有必要的文档资料,一旦主要开发人员离开,系统
可维护性很差。
个人的一些看法
--------------
这个案例,似乎是遇到了所有的常见问题,最后得到一个按期交货的结果。
可能的原因如下:
1.这个开发团队素养极高,能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通过极大努力,
凭借经验,技术,运气等因素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2.系统交付给客户后,客户还没有正式使用。大多数问题还没爆发。
3.有某种幕后交易,那个系统根本不会投入使用,或者只使用极少的部分。
4.以上几种原因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