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个适合国内项目建设的Project模板...(300分)

F

forss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想找到一个合适的模板,适合国内项目管理的.
不知道哪位前辈有用过,或手头上正在用的....
谢谢..[:D][:D]
 
(参考件)
E·1引言
E·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E·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
E·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E·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E·2总体设计
E.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
E·2·2运行环境
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附录C。
E.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
E·2·4结构
用一览表及框图的形式说明本系统的系统元素(各层模块、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元素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元素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E·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本条用一张如下的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
E.2.6人工处理过程
说明在本软件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如果有的话)。
E·2·7尚未问决的问题
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
E.3 接口设计
E.3.1用户接口
说明将向用户提供的命令和它们的语法结构,以及软件的回答信息。
E.3.2外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同外界的所有接口的安排包括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本系统与各支持软件之间的接 口关系。
E.3.3内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之内的各个系统元素之间的接口的安排。
E.4运行设计
E.4.1运行模块组合
说明对系统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块组合,说明每种运行所历经的内部模块和支持软件。
E.4.2运行控制
说明每一种外界的运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步骤。
E.4.3运行时间
说明每种运行模块组合将占用各种资源的时间。
E·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E·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的名称、标识符以及它们之中每个数据项、记录、文卷和系的标识、定义、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的或表格的相互关系。
E·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中的每个数据项的存储要求,访问方法、存取单位、存取的物理关系(索引、设备、存储区域)、设计考虑和保密条件。
E·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说明各个数据结构与访问这些数据结构的形式:
E·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E·6·1出错信息
用一览表的方式说朗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处理方法。
E·6.2补救措施
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
a.后备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当原始系统数据万一丢失时启用的副本的建立和启动的技术,例如周期性地把磁盘信息记录到磁带上去就是对于磁盘媒体的一种后备技术;
b.降效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使用另一个效率稍低的系统或方法来求得所需结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个自动系统的降效技术可以是手工操作和数据的人工记录;
c.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说明将使用的恢复再启动技术,使软件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使软件从头开始重新运行的方法。
E·6·3系统维护设计
说明为了系统维护的方便而在程序内部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 各个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采用如下的矩阵图的形式;
附录F
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提示
(参考件)
F·1引言
F·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F·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和运行该程序系统的计算中心。
F·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F·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到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取得这些文件的来源。
F·2程序系统的结构
用一系列图表列出本程序系统内的每个程序(包括每个模块和子程序)的名称、标识符和它们之间 的层次结构关系。
F·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从本章开始,逐个地给出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下给出的提纲是针对一般情况的。 对于一个具体的模块,尤其是层次比较低的模块或子程序,其很多条目的内容往往与它所隶属的上一层 模块的对应条目的内容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简单地说明这一点即可。
F·3·1程序描述
给出对该程序的简要描述,主要说明安排设计本程序的目的意义,并且,还要说明本程序的特点(如 是常驻内存还是非常驻?是否子程序?是可重人的还是不可重人的?有无覆盖要求?是顺序处理还是并发 处理卜…··等)。
F.3.2功能
说明该程序应具有的功能,可采用IPO图(即输入一处理一输出图)的形式。
F·3.3性能
说明对该程序的全部性能要求,包括对精度、灵活性和时间特性的要求。
F·3·4输人项
给出对每一个输入项的特性,包括名称、标识、数据的类型和格式、数据值的有效范围、输入的方式。 数量和频度、输入媒体、输入数据的来源和安全保密条件等等。
F. 3· 5输出项
给出对每一个输出项的特性,包括名称、标识、数据的类型和格式,数据值的有效范围,输出的形式、 数量和频度,输出媒体、对输出图形及符号的说明、安全保密条件等等。
F.3.6算法
详细说明本程序所选用的算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
F.3.7流程逻辑
用图表(例如流程图、判定表等)辅以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程序的逻辑流程。
F.3.8接口
用图的形式说明本程序所隶属的上一层模块及隶属于本程序的下一层模块、子程序,说明参数赋值和调用方式,说明与本程序相直接关联的数据结构(数据库、数据文卷)。
F.3.9存储分配
根据需要,说明本程序的存储分配。
F.3.10注释设计
说明准备在本程序中安排的注释,如:
a. 加在模块首部的注释;
b.加在各分枝点处的注释; 对各变量的功能、范围、缺省条件等所加的注释;
d.对使用的逻辑所加的注释等等。
F.3.11限制条件
说明本程序运行中所受到的限制条件。
F.3.12测试计划
说明对本程序进行单体测试的计划,包括对测试的技术要求、输入数据、预期结果、进度安排、人员职责、设备条件驱动程序及桩模块等的规定。
F.3.13尚未解决的问题
说明在本程序的设计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软件完成之前应解决的问题。
F.4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用类似F.3的方式,说明第2个程序乃至第N个程序的设计考虑。
 
only you:
能不能发MPP文件给我呀.
forscn@163.com
谢谢
 
这么简单的300分没人要..:(
 
我给你:)(接了
 
wwhuzhen:
怎么记得好像你给我的是国标文档喔..不知道我有没记错..不过还是谢谢你.
不过看起来这贴子又是没结果的罗..:)
发分...[:D][:D]
 

Similar threads

D
回复
0
查看
2K
DelphiTeacher的专栏
D
D
回复
0
查看
1K
DelphiTeacher的专栏
D
D
回复
0
查看
877
DelphiTeacher的专栏
D
S
回复
0
查看
3K
SUNSTONE的Delphi笔记
S
S
回复
0
查看
2K
SUNSTONE的Delphi笔记
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