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组态软件开发工作室,有愿意的来参加(100分)

凑个热闹先
jian_w@163.com
 
我是昆仑通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嵌入式产品经理,成都研发中心主管。以前在一家电力行业公司编电力监控软件。曾经有一个理想就是做自己的组态软件,目前这个理想仍在,但只想借公司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一种说话:在中国做组态软件的只有前五名能挣钱,其余的都是亏,你们要注意风险。不是技术,是市场,中国的市场就这么大。
如果各位朋友有兴趣,可以与我联系,我希望有志英才能共同干事业:
www.mcgs.com.cn
mcgslcb@263.net
028-83390355
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研发中心
廖常斌
 
感谢linkman的指点
现在我也越发感觉到市场第一,技术第二,而现在很多程序员过于轻浮,目空一切(包括我自己)。
我现在做的还是主要为自己工作着想,更加方便而已。
让我们一起脚踏实地,而今迈步从头跃吧。
 
如果有兴趣加盟昆仑通态,共同发展组态软件,可以与我联系,我希望与有志英共同奋斗,共同实现组态强国梦:
www.mcgs.com.cn
mcgslcb@263.net
028-83390355
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研发中心
廖常斌
 
wyddr,说的很有道理,如果当初我知道已经有那么多组态软件,我可能就不会自己开发了。那时其实我VC的好多东西也不是很懂(才毕业一年半)。相信在开发组态软件的过程中,大家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我觉得组态软件一定要开放性好,前面说SuperCx在电力行业不适合,我倒觉得未必,现在合作的公司就是做电力行业的,很快就要实施项目了。
另外,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可以以开源的方式开发实时数据库模块,我可以把我现在的一些程序公开。
 
1、鉴于我对supercx了解不深,所称述的观点有失公平,在此表示歉意
2、对qinyong99的开发性原则有点感想,但是,由于自身参与的项目,多为中小型水电厂和小型变电站,真正涉及到分布、分层、开放的核心
思想部分不多,以下看法难免有所局限,恳请大家斧正。

我觉得,系统中的开放性应从两个方面考虑:硬件和软件。
1、硬件:主要是指工业总线的结构,理论上来说,就是要采用分布式的原理,使系统架构分层、计算中心分开、负载均衡。实际中,流行采用串口服务器,把多个低速设备(例如串口)的数据包,整定为tcp/ip的数据包,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数据包的封装是串口服务器的硬件,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完成,对开发者和使用者是透明的。这样以来,与串口服务器处于同一以太网内部的所有计算机,安装好驱动后,都可以按照指定的格式读取实时数据, 也很方便的实现了与其他系统(例如MIS)的实时数据的共享,如果有专门的历史数据服务器的话,MIS和实时监控也是可以共享的(这个就是去年的系统分析员的论文题之一)。此外,东方电子的通信机,也就是这个方式,更加把数据整定为统一的格式,便于遥控、遥测与遥信。
这样的总线结构就称为开放性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下位的PLC直接接入网络,比采用下位工控机的方式,效率高,数据不易丢包,尤其是操作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那么对于组态软件,我们要怎么充分利用这个总线?moxa有专门的、针对串口交换机的opc server,我们应该效仿,对特定的串口服务器设备做好特定的opc服务器。
软件部分正在整理思路,待续...............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