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计划写一本书,是关于怎么从中国的软件作坊转过渡成中国的软件正规军,该起一个什么样的书名呢?(50分)

阿朱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文章内容包括:梯队结构,开发过程,文档规范,团队交流学习型组织
项目进度,质量控制,实施培训,需求分析
 
哈姆雷特说:
生抑或死
 
书名没有那么严重吧,而且本书也是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解决具体问题,是我在实际的多个
项目开发实施中遇到的,没有关键的人才,没有正规的需求调查凭空几个人凭经验想象,没有做事的规范和文档的规范
,没有测试,没有深刻理解技术的技术主力,四不象的业务流描述,只有一份没有经过DB设计师验证的
数据表结构,只有一份没有任何控制能力的项目进度书,让我们就开始吧,而且我们要做ERP,
我们还要承担项目实施,客户化修改,培训,我们无所不能,能销售一套算一套,只要你要我就
敢给你实施,呵呵,中国很多公司都是这样吧?
我想在书中描述的是在什么都没有的状态下如何把事情做的尽量好,尽这一点微薄的能力所及
有些同志认为你什么都不给我,我没法做好,这是一种消极的想法。因为国内现实就是这样,
你身处这个环境这个行业这个位置,你只能向前而不能逃避
中国不是印度,不是爱尔兰,不是美国,不是新加坡,不是韩国日本,
我们象台湾的急功近利又没能力,我们也没有台湾的国际开放与调侃的心态[不知你听过台湾
工程师的演讲],我们只有壮志“中国制造”的雄心
 
就叫《游击队的进步和演变》吧
或者是
《软件航母是怎样制造的?》
 
这本书的对象应该是教育部的人,还有大学老师,大学学生。让他们转变观念。
少说什么项目规划之内的,大学生都没这个概念,至少很少有人知道这个!
给你说个现象吧!有一天我在输入一篇文章,突然有位同事来访,看见我在打字,
就说了一句话:“你打字真快!”
以上这个绝对真实。是目前作坊房里面的一个现象。您对此想些什么?
 
变革需要变心,否则一切都是形式化的。
 
我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多多交流把!哈!
 
软件项目的是怎么创造的?
 
《白手起家-如何在项目中成长为出色的SD》[:D]
 
文章的风格最好能轻松调侃一些,林锐的《软件工程》我就看的津津有味[:D]
比讲大道理可容易理解多了,轻松愉快的心情,可是能大大的提高学习的效率阿
 
[h4]从作坊到工厂[/h4]
---- 程序员进阶读本

这个名字是不是很有档次?
 
根据内容起一个朴素一点的。
 
软件正规军
 
一个过客起的名字不错.
 
呵呵,谢谢大家这么热烈的参与。
我的这本书主要面对的是在项目中挣扎什么都做的项目经理,就象先前瀛海威的员工说的:
我们没有粮食没有枪,在沙漠中行军,被告知去消灭1000人的敌人。
说工厂,说航母都好象太大,因为这本书最好的结果还是小软件公司,只不过我们不会天天加班
累死又不讨好,只不过我们不会死的很残又被BOSS扫地出门。
能现实地利用你手边仅有的资源把项目完成,这就是这本书的核心实践方法。什么CMM,什么
软件工厂,什么超英赶美,什么RUP,我们都无从谈起,因为我们仅有70元钱老板让我们买100
元的东西,这不是你穿戴整齐装得象个有钱人或是一大帮人去就能买回来的。
 
xianghb的《游击队的进步和演变》挺好,不过是否要在名字中暗示是关于软件项目管理的呢?
用副标题点明?
 
from.... to...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收拾混乱的软件项目》如何?
 
软件开发项目大统
 
《迎接IT的工业革命》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