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調查》--讓我落淚(300分)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lichdr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L

lichdr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一直以为自己是很铁石心肠的人,可这一次忍不住。
有一种悲愤的感觉,中国的现实,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中国的现代化!
我现在能天天在这上DFW,跟大家认识。得多多感谢我伟大的父母。他们真的很不容易。
真想去“造反”--看书看到这个地步从来没有过。
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千言万语,但写不出来。
强烈推荐大家去读读这本书--对人的精神与思想的一次洗礼。
我这儿有电子版的。
lichdr@hotmail.com
下面是目录。
引言 在现实与目标的夹缝中
第一章 殉道者
第二章 恶人治村
第三章 漫漫上访路
第四章 天平是怎样倾斜的
第五章 弄虚作假之种种
第六章 寻找出路
第七章 天降大任
第八章 破题
第九章 敢问路在何方
并非尾声 大幕正在拉开
下面是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九亿农民,可是,很久以来,农民在农村中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绝大多数城市人并不清楚。只依稀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那场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伟大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自从农村实行了以“大包干”为标志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上连年获得大丰收,很快就出现了“卖粮难”,而且冒出了许许多多“万元户”。一时间,中国的农民好像已经富得流油了。然而,以后不久,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就很少再听到有关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消息了。不过,稍后就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曾视为生命的土地,远离了曾经日夜厮守的村落和熟悉的农事,宁可忍受寂寞、屈辱与歧视,也要涌进各地城市,于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农民掀起的“民工潮”,便一次又一次成为上个世纪最后十多年的一道奇异的风景。
  这些年,因为致力于报告文学的写作,我们有机会经常深入各地农村,同时,结交了不少农民朋友,常听他们聊一些农村里的事。我们发现,原先存留在我们印象中的那一幅幅乡间风俗画,不过都是遥远而虚幻的田园牧歌,或者说,是过惯了都市浮躁生活的城里人对乡间的一种向往。而现实生活中的农村并非如此,或者说,农民眼中的农村并非如此,他们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他们活得很累、很沉重。
  一次,为了解淮河污染的事情,我们曾路过安徽省淮北平原上的一个村庄,竟发现那里的许多农户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这使我们感到震惊。有一家,全家人居然用卖菜得来的五元钱就过了一个春节,生活的窘迫,甚至不如刚解放那几年。有位农民扳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说刨去种子、化肥、灌溉、用机械种收以及这税那费,假如小麦亩产上不到九百斤,这一年就等于白干。而淮北农村能够达到亩产九百斤小麦的,显然并不多见,可以收到八百斤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一般也只有六百斤,就是说,如今农民仅靠种地已是难以为继,但他们却依然要承担多如牛毛的各种税费。
  农民们含着泪说:“大包干留给我们的好处早就一点一点被掏光了!”
  我们没有想到,安徽省最贫穷的地方,会是在江南,是在闻名天下的黄山市,在不通公路也不通电话的黄山市休宁县的白际乡。在那里,我们吃惊地发现,大山里的农业生产仍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农民一年累到头,平均收入只有七百元,月收入仅摊到五十八元;许多农民住的还是阴暗、潮湿;狭小、破旧的泥坯房子,有的,甚至连屋瓦也置不起,房顶还是树皮盖的。因为穷,一旦患病,小病强忍,大病等死。全乡六百二十户人家,贫困户竟占到五百一十四户,达到百分之八十二点九;全乡两千一百八十人,贫因人口也占到一千七百七十人,达到百分之八十一。可是,就在这样一个贫穷的乡镇,因为前几年乡村干部们搞浮夸,居然被上面认定已经脱贫,派下来的苛捐杂税,压得村民透不过气;而且,这个乡的乡长又是个敲骨吸髓的贪官,;就在我们去之前才被法办。我们在惊讶于贪赃枉法者已是无处不在的同时,更令人窒息般地感到话题的沉重。
  离开白际的那天,我们特地选择了从浙江那边下山,一路之上,竟也发现,属于“天堂”杭州市的淳安县中洲镇,其实也富裕不到哪里去。
  二OOO年春天,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在给国务院领导的一封信中说了这样三句话:“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话,至少说明,我们在安徽省农村所接触到的,在别的许多地方也同时存在着。李昌平有关“三农”问题的上书,显然触动了一个大国总理的心,朱镕基曾动情地批复道:…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虽非全面情况,但问题在于我们往往把一些好的情况当做全面情况,而又误信基层的‘报喜’,忽视问题的严重性。”
  由此,一个让我们这些终年生活在城里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便凸现出来:今日中国之巨大变化,盖得益于二十多年前那场举世瞩目的大变革,既然是亿万农民引领了中国改革的风气之先,现在怎么又会沦为如此难堪的境地?
  不可否认,我们今天已经跨人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然而,对底层人民’,特别是对九亿农民生存状态的遗忘,又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些人做得最为彻底的一件事。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我们面临的,已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农业问题,或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新时期执政党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我们确实没有理由,在城市变得日新月异的今天,忘却了广大的农村;没有九亿农民兄弟真正的富足,一切乐观的经济统计数字都将失去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德怀特·帕金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至今值得我们深思:“对于未来的改革者来说,中国经历的政治经验显而易见但又常常被遗忘——改革进程中应该有明确的受益者。”上个世纪改革之初,受益者除了“大包干”的农民,还有个体工商户和深圳特区的拓荒者。但是当改革的中心移向城市,受益者就变成了新生的企业家阶层、通过寻租活动迅速富裕起来的政府官员与勉强可以称之为群体的城市中产阶层,而作为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群体——九亿农民,非但不是受益者,还因为增产不增收,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今不如昔”的局面。我们常常骄傲地宣称:我们是以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我们的农民为十三亿人口提供了足够的粮食,这不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贡献,可是,我们却往往很少想到,我们是在以占世界上百分之四十的农民才养活了这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的。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农业目前还相当落后,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还很低。
  联合国发表过一份《人类发展报告》,这份报告将全球一百六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发展指数的高低排名,中国被排在了第八十七位。这个名次是很令人沮丧的。当二十多年成功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由于这种突飞猛进,已经创造出了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的时候,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茵,却在注视着我国的农业问题,他曾对中国的访问者说,中国经济有两大问题:一是农业,二是人口;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过相同的话:中国目前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人均国民收入太低。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它已经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我们现有的现代化水平能不能维持,关系到我们通过二十多年努力奋斗好不容易创造出的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可能毁于一旦的严峻问题!
  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我们的文学应该时刻保持与现实生活的对话。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作家不应该缺席。因此,从二OOO年十月一日开始,我们从合肥出发,地毯式地跑遍了安徽省五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农村,随后,又尽可能地走访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大批从事“三农”工作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及政府官员,作了一次长达两年之久的艰苦调查。
  我们从不怀疑,安徽省的农村面貌,在全国十二个农业大省中是最富有代表性的;如果就农村的改革而言,安徽在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中,就更具有典型意义。因为被称作新中国农村三大改革的土地改革、“大包干”和农村税费改革,后两项改革,就源自安徽。朱镕基就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在农业的问题上,在中央要对农业做出重大的决策时,我往往是会到安徽来调查研究的。可以说,我们许多成功的经验都是从安徽来的,安徽为中国的农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温家宝也说过:“事关农村的政策问题,我就想到安徽来听听大家的意见,因为这里有许多熟悉情况、又敢于发表意见的同志。我每次来都很有收获。”因此,我们走进安徽的广大农村,其实也就是在走近中国的农民。
  我们本来就是农民的后代,并且都在农村度过了无瑕的童年岁月,今天,当我们奔走在已经变得陌生的田野,却依然像回到母亲的怀抱,内心的冲动几乎要溢出满眼的泪水。这种与大自然血肉般的亲情,是我们进入城市以后再也没有感受过的。
  但是,当我们拿出了今天的作家已经少有的热情与冷静,走近中国的农民时,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隐痛。
  我们想说,今天中国还并非到处歌舞升平,我们还有很多困难的地方和困难的群众。现在许多人没有离开过大城市,以为全中国都像北京、上海那个样子,有些外国人来了,一看,也以为中国都是那个样子。其实,不是这样。
  我们要说,我们看到了你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罪恶,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无奈,想象不到的抗争,想象不到的沉默,想象不到的感动和想象不到的悲壮…”。’
  我们甚至没有想到,这次安徽省率先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工作,会是和二十多年前发生在安徽的那次“大包干”一样的惊心动魄;我们的采写工作又几乎是和这场改革同步进行的,势必注定我们的工作会和这场改革一样的激动人心,一样的悬念丛生,一样的充满着坎坎坷坷一波三折,甚至,中途不得不和改革的试点一样地停顿下来,作痛苦的思考,将原有的计划打破。
  我们同样不可能想到,问题严峻到我们竟不止一次地怀疑起自己的能力和勇气;怀疑如此重大而敏感的课题,作家能够胜任吗?
  不过,我们毕竟坚持了下来。因为我们相信,文学对社会的责任不是被动的,它不应该是生活苍白的记忆,而是要和读者们一道,来寻找历史对今天的提示;因为中国的明天,只能取决于我们今天的认知和努力。
  现在,当我们开始讲述关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故事的时候,便首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们知道只有平静与从容,才可能挽住我们心中曾经无数次涌动过的波澜……
 
下面是網上的一個帖子。
『天涯杂谈』不要看《中国农民调查》

作者:深山妖狐 提交日期:2004-1-7 9:47:00
??不要看《中国农民调查》
  
  《中国农民调查》是当代期刊今年年末的大作,在多灾多难的2003年岁末炸响的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人心。相关的评论和读后感已经遍布各大论坛,据说西安的《华商报》已经开始连载,而人民文学也正在开印此书,不日面世,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作者陈桂棣夫妇二人为了写《调查》,历时三年,走遍整个安徽,其中艰辛外人是很难体会的。
  
  在下也是看了论坛上转载的《调查》读后感才知道有这样大作问世的,消息闭塞,实感汗颜。于是在03年12月30日找了好几个书摊才买到了一本第六期当代。放假的几日忙于各种活动,书也在写字台上冷落了很久。主要的原因也不是真没时间,而是不敢看。又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莲蓬鬼话,我一个三十好几的大男人怎么还会怕一本书呢?在买到书不久,就在网上找到了《调查》的电子版,虽只有前五章,但也近十万字了,据说是中网新空气论坛军事天地板块的斑竹为了在岁末给众坛友献上一份大礼,专门请人录入的。我也是把它打包下载发给了几位朋友,但自己还是没有看。可以把这种不敢看理解为对作者的尊敬,因为我需要让自己静下心来,就算不必斋戒沐浴,也要有这样的心态,才算是对得起作者的一番苦心吧。
  
  昨天晚上,终于决定要拜读一下了。结果一晚上没睡好,现在眼睛都睁不开,一个劲的犯困,头也嗡嗡的疼。奉劝那些还没有看过这书的朋友们,还是不要看了,绝对的影响休息,破坏心情。说实话我不是个容易冲动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是没什么脾气的。但是昨天晚上,我只看完了第一章就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但这还只是第一章,后面的九章内容还不知道到什么程度,用震撼来形容变的很俗气。为什么?为什么那些乡村的所谓干部们能够如此的欺压自己的乡里乡亲,这那是什么共产党,简直就是比国民党还国民党,直接就是日本鬼子!这样的情况早有耳闻,可以想象,但真正面对的时候还是让人痛心和不忍足睹的。这才是我真正害怕的原因,我害怕会动摇我对体制的信心,我害怕自己会变成一个只知道逢喜必反、到处阴阳怪气说风凉话的汉奸。
  
  在下码字的功力很差,也深知写任何东西都要先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我做不到,一想起来就能觉得自己的呼吸变得粗大沉重。昨夜多梦,一幕幕如在眼前。我手头并什么资源,就算急死也帮不上那些挣扎生存的父老什么忙,唯一能做的就是无关痛痒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愤慨,并奉劝那些暂未接触此书的朋友们,如果你不想象我一样影响休息、进而影响工作,不想让自己肝脾胃受到伤害,那还是不要看《中国农民调查》吧,请对它敬而远之。
  
  套用一句被用的很烂的话:
  
  “今夜,我是安徽路营人”
  
  深山妖狐
  2004年1月7日首发天涯
 
只是揭开了那块遮羞布而已
老百姓的苦痛想都想的到
 
如果中中解决好了家村问题,那么中国就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了。
 
我在广西的一个山区,相对太平,村里的干部如同虚设,但是想搞点副业,镇里的各项收费就严重了,村里除了卖杂货的小商店,再没有其他副业。所以也不知道共产党的一些干部是怎么对待农民的。村里的学校是村民集资盖的,泥土公路是按人头收费修的。孩子上学:能供的起的孩子学习不好,供不起的成绩在前面,一般在6年级以前退学,少有家长供女儿上到初中毕业。现在都到广东打工赚钱,1000多人口,40多家起了小洋楼。
其他的有空再说。
现在我恨我的户口,还在自己口袋里,身份证快到期了不知道去哪办,想结婚不知道要办些什么手续。还是呆在山区老家,穷是穷点,什么都不用愁。还是做个农民好。
 
请楼主给我一份电子版!!我找了好久了。早就想拜读,只是一直没有找到。
 
to 純粹新手
放哪兒去呀?
DFW的筆記放不下。
 
刚找了一个,放在这里http://www.alldbc.com/nm.exe ,是全文
 
强烈同情
 
只有靠教育扶贫,一定得搞好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唉,政府啊!
 
中國的教育。
其他的先不談了。
義務教育,亂收費,希望工程,怎麼看怎麼別扭。
一個怪胎。
 
这次我要说多两句
我们处于富裕的东莞地区,说农民有人均6000元的收入?放屁!!!!,我看到广东的部分地区,农民确实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最痛恨贪官!!!!
中国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如果不解决农民问题,可能就改朝换代了,官迫民反!
每个有正义感的同胞,都来关照我们的可怜的农民吧!
谢谢大家!!
 
再谈中国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是有钱人的游戏!
东莞: 普通的 幼儿园:300元每月; 小学:500月每月;
高级的:12000月每年;
广东的贫穷地区: 小学200-300月每学期,还有什么什么杂费;
中国还有很多人一年收入就200-300元!

 
“就缺陈胜吴广了 。”
——某领导过节时下乡看望农民,问他们还缺什么,农民答曰。
----------------------------------------------
 
根源:中国没有民主!!!!农民没有选择国家领导人的权利!
根源:中国没有民主!!!!农民没有选择国家领导人的权利!
根源:中国没有民主!!!!农民没有选择国家领导人的权利!
根源:中国没有民主!!!!农民没有选择国家领导人的权利!
 
从做项目的角度来看,目前这些农村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个人认为是实施过程没有很好的进行规范,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衡量依据,类似现今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所采用的管理制度一样,效率是相当低下的,这是一个普遍上的思想认识问题。
对具有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的人没有一个较好的回报,也没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这种良好工作态度的一种机制,每个人都有欲望,渴望获取利益,在没有合理的途径来满足实现正常的利益需求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做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象邓小平所说的一样:“有一个良好的制度,那么它可以限制坏人们做不了坏事,反之,不但不能让好人做好事,甚至有可能会逼好人去做坏事”;
这在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内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个人认为这也是造成种种不堪现象的原因之一。
 
义务教育不义务,希望工程不希望
 
俺家在山东,靠近青岛,按理说,农民应该富裕吧,狗屁,很多人家现在还上不起高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