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真的这么恐怖吗?(1分)

B

barton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大洋网讯 杭州的徐小姐是腾讯QQ的老用户了,不过,最近发生的一宗QQ号码被封事
件,开始让徐小姐变得警觉、惊恐直至愤怒了。

(一)事件——QQ号码被查封

6月里的一天,徐小姐像平时一样打开电脑上网,登陆QQ时,突然弹出一个窗口,提示
“禁止使用”,徐小姐试了几次,仍然是这样。徐小姐后来回忆说:“我先是通过电子
邮件询问,没人理我,一个星期后,我终于忍不住打长途电话到深圳,问腾讯的客服,
要她给我一个号码被封的理由。客服几分钟就查到了,说我下载了有关政治性的敏感文
档,是有记录的,所以号码才会被查封。”

记者在征得徐小姐的同意后,即以该QQ号码的使用者身份致电深圳腾讯公司,了解号码
被查封的情况,在报出QQ号码和密码后,该客服人员让记者稍等,几分钟后,客服人员
告诉记者,这个QQ号码在5月30日下载过敏感的信息,所以被查封,而且,“不可能要
回来了”!

按照徐小姐的回忆,她的确是曾经下载过一个文档,“如果不是腾讯有记录,我都想不
起来了。可我连看都没有看全,又没有散布,这也要封号码?”更奇怪的是,徐小姐当
时并没有使用腾讯的TE浏览器下载该文档。

徐小姐怀疑,难道只要装了QQ就可以监视用户的电脑使用情况,并且可以把用户电脑中
的资料回传到腾讯的服务器上?如果这是这样,那么,还有什么个人隐私可言?况且作
为QQ会员的徐小姐,她本人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都是按照腾讯公司要求记录在案
的。

其实还不仅仅是涉及隐私问题这么简单,如果政府部门或者商业机构中有人在电脑中装
有QQ,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信息外泄的安全隐患了。QQ捆绑的TE浏览器提供的“谁与我
同在”的功能,就可以追踪和了解QQ用户访问了那些网站。

(二)调查——用户信息被记录

一位在软件安全问题方面颇有研究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通过Iris抓包软件,可以看
到QQ在向服务器回传不明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是经过加密处理过的。

《科学时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也表明,腾讯附加在QQ程序中的浏览器程序,提供的一项
叫做“谁与我同在”的功能,能让任何用户都可以查到当前浏览的网页上有哪些其他的
腾讯QQ用户,同时,也可以监控用户正在察看哪些页面,这些搜集来的用户浏览资料,
是可以被商业化利用的。

就在记者开始着手调查并要求对腾讯进行采访的当晚,徐小姐的QQ号码竟然自动解封,
可以使用了。

记者致电腾讯公司市场部,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采访提纲要求采访。记者的主要问题是


1,QQ是否在监视每个用户的使用情况?包括访问那些网站、下载了什么文档?

2,QQ在多大范围内监视这些信息,监视哪些信息?

3,作为一家民营的商业性质的公司,用户的个人资讯和使用习惯如何保证不被他用?

4,对于QQ的监视功能,如果被黑客或者其他情报机构利用,腾讯该负什么责任?

5,对于政府部门或者商业公司的机密,腾讯是否也可以获知?

(三)理由——企图染上政治色彩

记者的采访提纲发出后,腾讯方面并未给予任何书面的文字答复,也没有做出正式的采
访安排,而是通过北京的一家公关公司与记者联系沟通。

该公关公司的人员按照记者留下的号码拨通了记者的电话,试图说服记者不要就此事进
行追查和报道,她告诉记者,腾讯目前正处于强劲的上升趋势,而市面上各种即使通讯
软件也是层出不穷,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因为记者的报道,引起腾讯QQ在商业上的损
失,这是腾讯方面所不希望的。

对于徐小姐QQ号码被封一事,该公关公司人士透露,是腾讯方面接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
指令,才监视该用户的使用情况并封掉了她的号码,她不肯透露是是哪个部门要求腾讯
这么做的,只是告诫记者,如果就此事进行报道,有可能会“牺牲”。显然是试图把商
业问题蒙上一层政治色彩。而在听到这一消息后,徐小姐表示震惊和愤怒:“我怎么觉
得阴森森的?把我当成国家的敌人了?”徐小姐还信誓旦旦地对记者保证,她绝没有通
过QQ发布过任何不良信息,“如果有,让他们拿出证据来,发给谁了?”

据记者调查了解到,对于网络公司及通讯软件公司,上级主管部门的确是提出过要求,
对网络上有害的不良信息进行技术过滤和屏蔽,不得散布和传播,但却没有哪家公司接
到过要求监视用户使用情况的指令,“真是要监视一个人,哪用得着他们呀”,一位曾
作过情报工作的朋友这样告诉记者。

(四)警惕——通讯软件安全有隐患

一家通讯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在即时通讯软件中加进监控程序,在技术上不
难实现,只要在用户本地机上加入几个关键词检索和过滤,就可以把关键信息传回服务
器,而不用监视所有的聊天记录。

有关人士介绍说,即时通讯软件都存在着安全隐患,作为消费者是有权知道这些的,而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却没有权利监视跟踪用户操作记录的,尊重和保护用户的隐私及安全
是国际上的通行商业准则。

据赛迪网报道,6月14日,美国纽约州首席检察官办公室表示,AOL时代华纳旗下的
Netscape将支付10万美元和解金,该公司因使用追踪用户下载情况的软件而遭投诉。

另一方面,由于QQ本身的安全性能缺陷,针对QQ的各种黑客软件也在不断增长,在中国
软件史上,QQ应该是受各种攻击最多的在线即时通讯软件。不少商业公司已经意识到QQ
的安全问题,北京的一些单位和商业公司里,是严禁使用QQ软件的。

在记者发稿前,腾讯方面通过电子邮件,给编辑发来了书面答复意见,而杭州的徐小姐
却表示不会善罢甘休,她要“打电话问问看”。但无论如何,腾讯记录了该用户的使用
信息,这不能不引起更多的使用者对网络通讯软件的安全问题引起重视。(华夏时报-
数字华夏)

附录:腾讯公司的书面答复意见

谷龙你好:

关于就杭州用户号码被封一事所发来的提纲,腾讯公司的正式答复如下,希望你凭着客
观公正的态度去报道。

首先需要严正申明的一点是,海量的信息之下,腾讯公司采取点对点的消息收发方式,
决定了腾讯不能去监视用户在电脑上的操作情况。任何进行不实情况的报道的单位或个
人,则需负相应责任。至于你邮件中说到的检测情况,在操作人员背景、网络环境、使
用软件,操作步骤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判断这个检测的真实性,更无法回应。

作为一种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在技术上采用的原理是一种点对点的方式。也就是说,
在大部分情况下,用户之间的沟通是从一个用户到另一个用户,不需要通过腾讯服务器
的中转。只有在网络不稳,网络情况复杂或用户下线等特殊情况下,腾讯服务器才会帮
助用户保存并中转留言。按照上级的网络安全信息处理的规定,通过服务器中转的留
言,作为腾讯公司发出的消息,将会经过信息安全的过滤机制,该名用户正是因为通过
腾讯服务器中转了含有敏感词汇的留言内容,因此腾讯做了封号处理。至于后来解封,
是因为该用户的留言内容虽含有敏感内容,但还不属于有意传播非法内容的情况。为了
保障用户权益,我们对这个号码做了解封的处理。

腾讯公司一向注重并保护用户隐私。关于该用户的留言内容,发送时间与对方号码,腾
讯目前不能提供。

如有需要,腾讯会在法律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提供。

腾讯QQ为海量用户提供服务,每天有超过两千万用户上线沟通、聊天。发送消息量在10
亿条/天左右,腾讯无必要也无能力保存每位用户的每条留言纪录,更谈不上监视一亿六
千万用户的电脑使用行为。

在主管部门的要求下,腾讯会配合主管部门对网络安全工作进行协助,并按主管部门要
求做一些处理。一切行为均符合有关规定与要求。

腾讯公司

2003年6月23日

(大洋网 www.dayoo.com)
(编辑:黑瞳)
 
该换MSN了。
 
呵呵,QQ确实比较讨嫌,不信你用他给你的QQ上的有手机的用户发个短消息,
输入一个主义什么的,绝对出错...
 
我想发送的内容是经过国家某安全机构的安全检测后发现问题,然后这个机构对腾讯下达指示后腾讯就会做出某方面的反映。
 
该换MSN了。
 
MSN只怕更恐怖吧,我明明用Hotmail的邮箱去申请的,可是它却把我在163的邮箱也弄上去了,我还从来没有用Hotmail的邮箱发过信,它是怎么知道的???
 
你应该是用了MSN 的“导入联系人”的功能,从你的OutLook 的联系人中导入了联系人。
 
我从不用QQ
 
先谢谢zx8,我没有使用导入功能,我的机器上OutLook 都没有装(怕!),我用的是Foxmail。
我在添加联系人时用的是“使用电子邮件地址或登录名”方式添加的,真是奇怪。

又不觉得奇怪,系统是MicroSoft的,聊天工具也是它的,连浏览器也是它的,它要加个什么后门太容易了,恐怖。
 
我用原始套接字监听,除了给隐身或不在线的网友发送数据的时候访问腾讯服务器,其余
的时候没有访问服务器呀。
 
我也不敢保证MSN是不是也一样呢,干脆以后不聊天了,写信吧。可是谁又能保证别人不看你的信?!!
 
我还说QQ新版用起来比较爽,跟MSN相差无几,看来,还是多用MSN,一步步丢掉QQ
 
真的有这么严重?我想MSN更可怕吧,而且他老是提示联不上啊
 
好恐怖哦

 
所说真的吗???????
 
我现在开始用MSN了 .

就是不能离线发消息.
 
“沟通是从一个用户到另一个用户,不需要通过腾讯服务器的中转”
这句没有说谎。但是如果你是会员,不要忘了还有几个端口等着你哩。
哈哈哈,如果是简单服务,腾讯没有说错,如果你带有高级服务,这就要走着瞧了。
 
这个帖子我今天杀了不下5个,还有人继续发呢!重复了[:(!]
 
我先是找了半天没有才贴的。[:D]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