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匪夜谭(0分)

T

tuti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G匪 说:
在不在?
K匪 说:
干吗?
G匪 说:
我在想个问题,把软件开发与建筑的类比,在多大程度上,会误导思维?
做这样类比的人,基本上都没干过建筑。
K匪 说:
软件的特殊性在于客户在拿到产品之前,没有办法体验产品。所以软件开发是一锤子的买卖。
建筑,服装与软件的区别就在这里.
G匪 说:
带来的一个和其他的重大区别在于
软件的设计属于一种进化似的设计
而不可期望,在初期就有所谓的完善设计
K匪 说:
做个类比,抄花生你要知道一锅花生是熟还是生,对于软件来说没有办法知道除非你一颗一颗吃过去
而其他的一些传统产业,你吃一颗就大体知道熟还是不熟
G匪 说:
所以基于 重装 步进 似的开发流程,维护成本都过高
K匪 说:
我觉得无论是进化式的还是一步式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G匪 说:
小版本快速发布,才可能是一种好的方式
K匪 说:
关键不再软件开发本身而是软件开发之外的事情
K匪 说:
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小版本的发布的工作量其实和打版本是差不多的。
G匪 说:
商务操作上也有难度
K匪 说:
小版本的核心代码,应该与大版本相同。否则相当于每个版本都是推倒重来。核心编写的都是重复的
其实软件开发的成功与否,在于客户能否在开发之前充分的体验软件。
G匪 说:
占70%
K匪 说:
什么70%
G匪 说:
在于客户能否在开发之前充分的体验软件 相对开发的成功影响
K匪 说:
基本上是的。
但是这也是最为困难的。因为体验的时间成本是很高的。
G匪 说:
经验的获取成本很高
以至于其成本高到无法用钱来购买
K匪 说:
不是这个意思。
G匪 说:
我的意思是,这部分时间代价无法通过花钱来替代。
就和女人生孩子似的
K匪 说:
hehe
K匪 说:
关键是,你给他什么样的体验??做一个DEMO??首先体验是不充分的,第二DEMO的实验性质会
降低客户对某些需求的重视程度。反正是个DEMO,到了正式版本的时候在改好了
G匪 说:
只能两头抓
一是 需求分析,二是 结构的灵活性
K匪 说:
结构的灵活性这是舍本求末。程序员对需求变动恐惧产生了结构的灵活性。
结构的灵活性,导致的一个问题是程序员忽视需求分析
G匪 说:
需要分析 占70%
灵活性占30%
K匪 说:
把本来简单的东西作复杂了
你很难界定,70%和30%的概念。
G匪 说:
问题是,我觉得软件设计的特点是它的进化性
就是说,当在正式开始前,无论是客户还是开发方很难对问题有比较充分的认识
K匪 说:
怎么说呢,软件需求分析应该和设计编码分开。
G匪 说:
在开发方能控制的范围内所能做就是,对问题域进行有效分割
K匪 说:
这些方法不是没有人式过,但是成功的人还是很少
G匪 说:
功力不够,环境不好,没有足够试错经验
K匪 说:
我觉得,软件需求分析是一会事情,他不属于软件范畴内的事情。我们现在想方设法用软件内
的方法论去控制需求分析。无疑是自己咬自己的尾巴
G匪 说:
这我同意,想通过30%范围内的努力,就控制70%的不可控因素
显然是不能得到满意效果的
K匪 说:
软件的需求分析,应该要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去阐述和解释。相对于软件设计的角度来讲,
需求分析才是科学,而软件设计属于形而上学的一部分
G匪 说:
你是指因为软件设计的优劣并没有标准,所以他不是科学,而需求分析是可以验证的所以是科学?
K匪 说:
关键是软件设计是可以脱离现实的,他和数学一样不过是一套永正的逻辑符号。他并不反映给
我们客观世界是怎么样的
OO,GP,UML.脱离现实,他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G匪 说:
但抽象性是思维对付现实的武器
K匪 说:
问题是,软件设计理论的方法无法去描述软件需求。考虑一下数学和物理的关系。
牛顿不是认识到f=ma才看到苹果落地的。
K匪 说:
抽象的逻辑符号可以用于对现实世界的描述。但是现实世界的特性绝对不可能
从抽象的逻辑符号种推倒出来
我们现在欠缺的不是符号,而是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
G匪 说:
我们除了得出 需求分析 和 软件设计基本 是两个领域。还能得出什么?
K匪 说:
还有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改变目前的软件设计的病态表现,只有从需求本身入手,而不是软件设计。
但是具体怎么做,我现在没有答案(我想专业咨询可能是一种出路)。但是至少找准了方向。
G匪 说:
这个方案比较低调,更具有有实际可行性。
K匪 说:
打个比方,软件设计好比防守
软件需求好比进攻。
G匪 说: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K匪 说:
如果光防守,你永远有漏洞。
K匪 说:
防守的弱点,就是木桶原理。你的设计无论如何灵活总有一块板是缺陷的。而一旦有板缺陷,
那么其他牢固的地方的作用几乎为0
G匪 说:
睡...
 
去看《人月神话》
所有的软件活动包括根本任务——打造构成抽象软件实体的复杂概念结构,次要任务——
使用编程语言表达这些抽象实体,在空间和时间限制内将它们映射成机器语言。
而根本任务的根本问题就在于软件的复杂性
没有人会拿来一台彩电叫你把它改装成一台高清晰度电视,但在软件领域,相类似的例子
多了去了。
 
tuti的对话里谈到了“抽象性”,在《人月神话》里Brooks认为软件的复杂性是一种根本
属性,撇开复杂性不谈,讨论如何将现实抽象是毫无疑义的。也就是说,他认为软件和物
理、数学的研究方法不同,在物理学上,你可以假设出一个无限光滑的平面来建立一个抽
象的模型。而在软件领域,你必须考虑软件在各种情况下的特性。
上文中 K匪 应当是一个比较有经验的老鸟了,他对软件领域中问题的归类“需求”和“设
计”竟与Brooks的分类法不谋而合(或许是他已经读过Brooks的文章了,但不管怎么样,
他能有如此见解应该说是很了不起的了——至少比国内大多数程序员牛了),“设计”方
面的问题也很重要,虽然它无法解决软件开发的根本问题,但如果在这里出了问题的话,
会对软件的成功有极大的影响(两匪关于防守和进攻的隐喻十分恰当,如果一个球队防守
差的话,他们就很难不输,但要想赢球,光防守好也是不行的,还要有进球)
那么到底有没有解决进攻问题的方法(有没有银弹)?
期待两匪关于需求的获取能有更深入的讨论
 
借问mor大虾一下 Brooks在哪篇文章中谈到了(“需求”和“设
计”,Brooks的分类法”),我通看了《人月神话》2遍,好象
没看到有相应的描述。
mor文中用到了“隐喻”这词,看来也是饱读该类书籍。
希望多探讨。
 
很好的思考[:D]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