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中国的发展思考……放分啦! (118分)

  • 主题发起人 minstrel
  • 开始时间
写得不错,分!
 
我不明白居然还有很多人对作者观点表示赞同!
中国的事情不是一二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作者以一种武断的逻辑来评论,而骨子里却
透着一股媚日的气味。
 
分数万岁!!!不客气了,兄弟[:D]
 
有点偏颇,作者还是了解的不够深入,
有点简单化,程式化;
比如:中国社会学自然科学在近代没有西方先进是由于中国文明在发展中遭到
外族入侵而中断,一段时间后又不得不重来。
至于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败退,试想一下,假如把国民党的部队全交给共产党领导,
日本鬼子恐怕早就被赶下海了。
 
其实国民党想先消灭共产党
所以不把鬼子作为第一敌人
如果国民党要抵抗的话
鬼子早被赶下海了。
 
胡说八道,难道坏蛋老死了也就没罪了,
死只是一种物质形式,只要精神存在,就应该受批判,防止别人效仿
TNND,滚
 
真不理解作者怎么把日本说得那么好;
世界本没有理,自己强大了做什么事都是对的,历史是这样的,今天是也这样的,
我想以后也应该是这样的,谁不听我我就打谁,呵呵
 
虽然共产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但也不能把共产党当成天下无敌的神,
虽然国民党开始的时候有点不想抗日, 但也不能否定, 后来抗日的主力还是国民党军队.
日本人兵分几十路, 仅把少数人马放到中国, 就打的我们无还手之力,
要搞什么地道战啊, 地雷战啊什么的,
其实我们要是有足够的力量马上可以打败小日本, 又何需用这些战术去应付?
说什么日本鬼子早被赶下海的人, 确实说了点大话,
我们虽然要努力走强国之道, 但不可否认那个时候日本国力确实比我们强好多.
小日本的民族虽不能说是世界是最优秀的民族, 但确实是很有竞争实力的民族.
比如, 我们中国自古到今, 确实好多次想征服朝鲜半岛, 从未成功过,
但小日本统治了那个地方好几十年.
也许有些人觉得希特勒比日本天皇利害, 但其实那个时候日本侵略的范围不知比德国大多少.
总之一句话, 我希望我们自强不息, 但不希望我们自高自大.
 
我们自强不息!!!!!!!!!!!!!!!!!
 
to kkyy:
抗美援朝时期,美军的实力强不强?
美国当时是世界实力最强吧?还不是被我们赶到三八线;
记住,是从鸭绿江赶到三八线,这不是一个平手,如果我们有更好的武器,朝鲜战争早结束了!
美国人到现在都很不情愿提朝鲜战争,就是因为那是一场丢人现眼的战争;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武装的美国打不过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它的中国军队。
举个两个例子:就是因为在朝鲜战场,我军迫使敌人一个黑人连投降,使得美军自此后将黑人士兵
分到各连队服役。还有在战争初期的云山战斗、长津湖站斗,美军一个团被打到只剩下200余人,
还缴获了他们的军旗。而当时已是冬天,参战部队还穿着单装。
我们现在回到抗日战争,比较国民党军队、日本军队的装备,除海军、空军敌人占据优势,陆军的装备
和日军大体相当,但战场表现众所周知。但经历过长征磨练的红军在作战效能上大大优于
国民党部队。我们可以从敌人那里侧面了解这些情况,和八路军战斗过的日军明白他们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战斗素质和军事策略明显不同于国民党军队。后来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将军就强烈建议美国政府将
援华物资也分配给共产党军队,也正是因为他倾向给八路军公正的待遇,后来被撤职。
如果把国民党的装备给共产党,日本鬼子早就被赶下海!
我们是要自强不息,凡是要事实说话,日本人对我们惧怕心理,你在国内恐怕还了解不到!
 
同意joechl!
 
请注意别人的心态不同, 日本人是想要我们中国灭亡, 美国人只是想从中获取利益.
如果我们中国是在北美洲, 我们在墨西哥跟美国交战, 你就会知道美国人其实真的不是很好惹了.
中日之战, 我们中国没有全面沦陷, 一个原因是我们中国人也不是好惹的, 呵呵,
另外几个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是我们中国人口众多, 幅员辽阔,
试想, 如果我们只东三省那么大, 不是早就给人管了吗? 是不是?
正常的平民百姓对侵略他国都不喜欢, 更何况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你说的那惧怕心理在平民之中可能是很容易感觉到,
但是你到搞政治的那些人中间可能就没这样的感觉了.
 
要,要,要!!!呀
 
不错个屁,看看现在的外交,还有什么面子可言
 
引用:我国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马俊峰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
对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共产党作为先进文化代表的历史意义作了科学的论述。
文化问题的核心是价值观的问题,先进文化本质上就是体现着当代先进价值观的
各种文化形式的总和。为了更好地实践和落实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需要对我国当前社
会的价值观状况做一定的分析。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从经济到政治到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
同经济方面出现了多种投资主体、利益主体一样,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多元化也成为
一种基本态势。在这种多元格局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无疑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非社会
主义的价值观也有着一定的市场,其中包括各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价值观、西方资本
主义的价值观、各种宗教的价值观、各种狭隘民族主义的价值观,等等。这些非社会主
义的价值观一般都不具有完整的形态,多是以个别要素的形式存在着,好些甚至就夹杂
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在不同社会阶层中具有不同的比重,因此呈现出一种非常复杂的
景观,也给理论分析带来了相当的困难。简单地套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传统/现代
、东方/西方等二元分析模式就很容易陷入理论认识的误区。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下从前现代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化社会的
历史,是各种社会力量、各种观念相互斗争又相互影响的历史。其中,传统与现代化的
矛盾是一种带有基本性质的矛盾。但传统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且不断变化着的东西。比
如,我们有“五四”以前的传统,有“五四”以来的传统,有延安时期以来的传统,更
有建国以来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在不同的传统中,各种价值观要素都是混合在一起,
只是比重有所不同罢了。而在这几个时期的传统中,都可以看出西方传来的价值观的影
响。但西方的也不都是资产阶级的或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是从西方传来的
,平等、自由、民主的观念尽管为资产阶级所首先提出,但也不是资产阶级的垄断之物
。而建国以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观念传统,也并非都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因为这里
就存在着许多封建主义的东西,既有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之外的封建主义观念的残余,也
有夹杂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封建主义价值观的因素,即以封建主义价值观为“先见”
而产生的对社会主义观念的误解,如平均主义观念,把民主理解为“为民做主”等。我
们在过去一个很长时期内确实是“把许多不是社会主义的当作社会主义来坚持,把许多
不是资本主义的当作资本主义来反对”,结果,在“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口号下,把
许多原本是现代化的东西或有利于现代化的东西都反掉了,一些前现代化甚至反现代化
的东西反而大行其道,不仅极大地延误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也为改革开放、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造成了许多障碍。新时期的拨乱反正之所以如此艰难,就与这种
情况直接相关连。
  在中国,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格局,使得价值观的表现带有很大的曲折性和隐晦性
。这种情况也为价值观的分析带来困难。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照常规,不同社会阶
层既然有着自己的独特利益,自然就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理论主张。可是在中国
,一些非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以及其中所隐含的价值倾向一般都不能采取一种公开的形
式,必须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相靠近、一致才能存在,或者只能以一种“只做不说”的
形式存在。人们实际都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来进行选择的,但在理论层面上,有
时却难以看到这些真正起作用的价值观。换句话说,许多理论主张和价值倾向都带有某
种保护色和“伪装”,在“社会主义”的话语外衣下曲折地隐晦地表现着自己的利益诉
求。这就需要经过一定的分析,察知其语言字句背后的真实含义和意图,求取其表现在
隐藏在晦涩的理论话语之中的各种价值预设或价值前提。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价值观、他们在实际生活
中进行选择所依据的价值观,与知识分子在理论层面上讨论的力图能够影响国家决策的
价值观之间,也有着相当的差别。这些年来文化理论界关于新权威主义的讨论,关于自
由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争论,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相互批判,关于人文精神失落的讨论
,关于社会道德是滑坡还是爬坡的争论,以及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等等,都属于理
论层面的知识分子话语系统的争论,属于社会思潮方面的争论。这些争论当然都与中国
当代的社会变迁相联系,在这些理论争论中确实也存在着各自预设的价值前提和价值判
断的分歧,对于影响国家如何认识和确立现代化的方略选择,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
些争论,毕竟与一般民众在实际生活中所遵从的价值观还是有着相当差别的。平常百姓
在生活中并不按照这些观念来进行选择,对这些争论也并不关心,他们更重视的、影响
和支配他们实际选择的,倒更倾向于存在于常情常理中的价值观,更加平实、与传统习
惯更为接近融洽的价值观。如果忽视了这种差别,仅仅把报章杂志上的一些观点、把表
现在理论层面的争论当作是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那就会陷入一种误解和误读。如何通
过一定规模的追踪调查,了解一般民众的价值观以及在这些年来所发生的变化,把握其
变化的基本趋向,作为中国国情认识的一部分,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更应引起我
们的重视。
  我们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立足于对我国当前的各种价值观的比较周密的
调查研究,充分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合理的先进的文化养分,
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整合出
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的价值观体系。这个工作做好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地进行文化方面的创
造和建设,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会有一个比较可靠的基准。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