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wing111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是这样的,我有一个作业,就是写一个排考系统,我现在有了需求分析,但他很复杂,我一时间不能建立他的数学模型?请各位大侠帮忙!小弟就此谢过。其需求分析如下:
一、目前人工排考主要流程
在目前学籍实行补考制情况下,考试主要有期末考试、期末考试补考、试读生申请终止试读补考、撤消留校察看补考、毕业生总补考、中期考试几种。其中以期末考试和期末考试补考的安排最复杂和困难。
1.期末考试
确定考试课程。期末考试先由各系按教学系上报考试、考查课程和教考分离命题教师(以后则不用教学系上报,直接从教学计划中提取),再从课表中提取各课程的任课教师(以便安排监考),最终列出公共课、教考分离课程、专业课的命题教师和任课教师,以上教师必须安排到考场监考。
收集命题信息,记载同一套试题供使用的班级。以上班级的课程的考试必须安排在同一时段(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类)考试。
安排考室。第一,确定哪些教学楼作为考场,再确定哪些教室可作为考室。一般使用集中的教学楼作为考区,如1J、2J。排考时,首先使用一个班考生数与一个考室容纳人数相同(或相当,相差不多于5人)的考室,然后使用一个班1/2的考生数与一个考室容纳人数相同(或相当,差别不大于3人)的考室,其次利用大考室,最后才是小考室。若同一班级有多个考室,安排应相对集中,不能跨楼层,其次是同系的考室也要尽量集中。
考试课程时段的安排。安排顺序为《公外》、《计算机应用基础》、“两课系列”,教考分离课程、专业课。其中《公外》试题分为两个年级、同一年级分本专科两个层次、同一层次又分艺体高职等三类,每份试题均含有听力部分,而听力播放只有音频和调频两种方式,且一般用音频播放,安排时尽可能便于插放和收听,故比较复杂。一般安排时,一个年级在一个时间段,本专科安排在不同教学楼。《计算机应用》只涉及考试一年级,在教室足够的前提下,可考虑安排在二年级《公外》的考试时段里,以节约时间段。全院各年级均有“两课系列”课程,需单独使用一个时间段,排完以后若还有剩余考室,在此时间段内可考虑安排一些考试课程数较多的班级的专业课。以上三大类课程安排后,剩余的时段安排专业课的考试,安排考试时,切忌将同一套试题分为多个时段考试。
考室安排。由于考试实行隔行就座,通常一个班级需占用两个考室。允许一间考室混合其它班(以节约考室)。同一考室尽量安排使用同一套试题的班级,且一般不大于四个班。使用非同一套试题的班级,一考室允许混合两个班,以同系的班级优先。
所有考试课程的考试时段和考室确定后,再安排监考教师。每考室安排两位监考教师(考生数大于60以上的考室应安排4位),除任课教师和命题教师可监考本系班级外,其余的均应实行交叉监考,尽量安排不同的性别和年龄段的两位监考教师。
2.期末考试补考。
期末考试的补考首要是从学籍软件(库)中提取补考学生及其补考课程,并统计分析人数,并从上期期末考试模块中提取任课教师和命题教师(要求能产生一报表)。
补考课程时段的确定顺序与期末考试的大致相同,但应注意:补考的时间段有限,主要在第二周周末的星期六和星期日进行,故公共课及补考人数较多的课程应该排在此时段。若二周周末的星期六和星期日不能安排完,余下的补考人数较少的课程则安排在平时正常教学任务较少的时间,如周四下午、无院级公选课教学的课外活动时间及晚上。故补考的时间安排有其优先性,第一应安排在周末的两天,其次排在计划教学较少的星期四下午和无公选课的课外活动。
补考监考教师安排可不交叉监考,主要安排课程的任课教师、命题教师和该班级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当某门专业课和教考分离课程的补考人数小于8人(人数应可设置修改)时,可不安排任课教师或命题教师,但理工科的课程(比如数学类、制图类、电子类、化工类)可以安排。
补考考室的安排。由于补考人数相对正常考试少得多,为了充分利用考室和时段,一个教室可安排多个班级和多门课程。安排以相同课程、相同班级、相同系别、相同年级为优先顺序。
3、试读生申请终止试读补考、撤消留校察看补考、毕业生总补考、
这三种补考比较特殊,考试数据以手工建立补考生库(含学生姓名、班级、考试课程、课程学期)、再辅以机器统计分析生成考试库,其安排与期末考试的补考相同。
二、针对我院现在的实际情况和将来的发展趋势,考务管理软件的功能考虑分为三大模块。
1、基础数据部分。基础数据应具有录(导)入和修改和备份的功能。基础数据包括部门(行政部门和教学系):班级信息(班号、系别、年级、专业、总人数、男生数,女生数)、专业教学计划信息(课程、课程类别、课程学期号、是否考试、是否考查)、课程信息(编号、所属教研室、考试是否占用普通教室);教师信息(年龄、性别、所属系别、所属教研室、职务);教室(编号、所属教学楼、容纳考生数)。此模块的兼容性要求较高,大部分数据应能从其它软件(排课软件、学籍管理软件)导入,当然也应可以自建和修改。
2、自动排考(数据处理部分)。
安排考试由遵循以下几点:
I.高效准确性。软件应以节省考室、考试时段、监考教师为原则。充分利用考室和监考教师。安排应不能重复、遗漏。
II.智能化程度较高。一个班级各门考试课程的考试时段分布应合理,其间隔不能太长(如超过一天);在各教师的监考任务均衡的情况下,应照顾年老的和健康状况不佳的教师,只担任其所任课班级的监考。此外,还应考虑每位监考者监考时段的密度,如连续监考不能超过四次。同一考室的监考教师应考虑其工作部门不同,年龄差距应较大、性别不同;同一班级的多门补考课程的考试时段可以相同(条件是参考学生不冲突)。
III.可扩展性。软件应考虑到以后实行学分制后的考试管理的变化。最初实行学分制,只有低年级试行,那么,试行学分制的年级的补考如何安排?学校扩招后,如果将部分考试下放到教学系,软件就应满足多用户的需要,报表输出的格式应可随意设置,考试课程安排先后顺序可调置等。
照以上步骤和要求,在排考前,软件应生成考试数据。按不同考试的不同要求,从基础数据部分(或从其它软件导入)生成考试班级库(含班级、考试课程、课程考试时段,任课教师、命题教师、考生数)、监考教师库、考室库、并立即初步统计出考试时段最大数,以便手工方式确定考试时间以建立考试时间库(代码、年月日时)。其中考试课程时段的确定主要由机器自动完成,若人工确定则具有优先性(人工主要确定美术系需三个小时考时的专业课和一些特殊情况的课程),监考教师自动安排,完成后亦可手工修改。
3、信息查询、报表和备份
数据处理完后,应能按不同要求查询考试情况,如按班级、考室、监考教师、年级、课程、学生等;亦能按要求产生不同报表:总日程、班级日程、教师监考日程,教室日程、课程日程、院系日程等。报表产生的结果能转换成其它格式的文件,以便保存备份。
一、目前人工排考主要流程
在目前学籍实行补考制情况下,考试主要有期末考试、期末考试补考、试读生申请终止试读补考、撤消留校察看补考、毕业生总补考、中期考试几种。其中以期末考试和期末考试补考的安排最复杂和困难。
1.期末考试
确定考试课程。期末考试先由各系按教学系上报考试、考查课程和教考分离命题教师(以后则不用教学系上报,直接从教学计划中提取),再从课表中提取各课程的任课教师(以便安排监考),最终列出公共课、教考分离课程、专业课的命题教师和任课教师,以上教师必须安排到考场监考。
收集命题信息,记载同一套试题供使用的班级。以上班级的课程的考试必须安排在同一时段(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类)考试。
安排考室。第一,确定哪些教学楼作为考场,再确定哪些教室可作为考室。一般使用集中的教学楼作为考区,如1J、2J。排考时,首先使用一个班考生数与一个考室容纳人数相同(或相当,相差不多于5人)的考室,然后使用一个班1/2的考生数与一个考室容纳人数相同(或相当,差别不大于3人)的考室,其次利用大考室,最后才是小考室。若同一班级有多个考室,安排应相对集中,不能跨楼层,其次是同系的考室也要尽量集中。
考试课程时段的安排。安排顺序为《公外》、《计算机应用基础》、“两课系列”,教考分离课程、专业课。其中《公外》试题分为两个年级、同一年级分本专科两个层次、同一层次又分艺体高职等三类,每份试题均含有听力部分,而听力播放只有音频和调频两种方式,且一般用音频播放,安排时尽可能便于插放和收听,故比较复杂。一般安排时,一个年级在一个时间段,本专科安排在不同教学楼。《计算机应用》只涉及考试一年级,在教室足够的前提下,可考虑安排在二年级《公外》的考试时段里,以节约时间段。全院各年级均有“两课系列”课程,需单独使用一个时间段,排完以后若还有剩余考室,在此时间段内可考虑安排一些考试课程数较多的班级的专业课。以上三大类课程安排后,剩余的时段安排专业课的考试,安排考试时,切忌将同一套试题分为多个时段考试。
考室安排。由于考试实行隔行就座,通常一个班级需占用两个考室。允许一间考室混合其它班(以节约考室)。同一考室尽量安排使用同一套试题的班级,且一般不大于四个班。使用非同一套试题的班级,一考室允许混合两个班,以同系的班级优先。
所有考试课程的考试时段和考室确定后,再安排监考教师。每考室安排两位监考教师(考生数大于60以上的考室应安排4位),除任课教师和命题教师可监考本系班级外,其余的均应实行交叉监考,尽量安排不同的性别和年龄段的两位监考教师。
2.期末考试补考。
期末考试的补考首要是从学籍软件(库)中提取补考学生及其补考课程,并统计分析人数,并从上期期末考试模块中提取任课教师和命题教师(要求能产生一报表)。
补考课程时段的确定顺序与期末考试的大致相同,但应注意:补考的时间段有限,主要在第二周周末的星期六和星期日进行,故公共课及补考人数较多的课程应该排在此时段。若二周周末的星期六和星期日不能安排完,余下的补考人数较少的课程则安排在平时正常教学任务较少的时间,如周四下午、无院级公选课教学的课外活动时间及晚上。故补考的时间安排有其优先性,第一应安排在周末的两天,其次排在计划教学较少的星期四下午和无公选课的课外活动。
补考监考教师安排可不交叉监考,主要安排课程的任课教师、命题教师和该班级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当某门专业课和教考分离课程的补考人数小于8人(人数应可设置修改)时,可不安排任课教师或命题教师,但理工科的课程(比如数学类、制图类、电子类、化工类)可以安排。
补考考室的安排。由于补考人数相对正常考试少得多,为了充分利用考室和时段,一个教室可安排多个班级和多门课程。安排以相同课程、相同班级、相同系别、相同年级为优先顺序。
3、试读生申请终止试读补考、撤消留校察看补考、毕业生总补考、
这三种补考比较特殊,考试数据以手工建立补考生库(含学生姓名、班级、考试课程、课程学期)、再辅以机器统计分析生成考试库,其安排与期末考试的补考相同。
二、针对我院现在的实际情况和将来的发展趋势,考务管理软件的功能考虑分为三大模块。
1、基础数据部分。基础数据应具有录(导)入和修改和备份的功能。基础数据包括部门(行政部门和教学系):班级信息(班号、系别、年级、专业、总人数、男生数,女生数)、专业教学计划信息(课程、课程类别、课程学期号、是否考试、是否考查)、课程信息(编号、所属教研室、考试是否占用普通教室);教师信息(年龄、性别、所属系别、所属教研室、职务);教室(编号、所属教学楼、容纳考生数)。此模块的兼容性要求较高,大部分数据应能从其它软件(排课软件、学籍管理软件)导入,当然也应可以自建和修改。
2、自动排考(数据处理部分)。
安排考试由遵循以下几点:
I.高效准确性。软件应以节省考室、考试时段、监考教师为原则。充分利用考室和监考教师。安排应不能重复、遗漏。
II.智能化程度较高。一个班级各门考试课程的考试时段分布应合理,其间隔不能太长(如超过一天);在各教师的监考任务均衡的情况下,应照顾年老的和健康状况不佳的教师,只担任其所任课班级的监考。此外,还应考虑每位监考者监考时段的密度,如连续监考不能超过四次。同一考室的监考教师应考虑其工作部门不同,年龄差距应较大、性别不同;同一班级的多门补考课程的考试时段可以相同(条件是参考学生不冲突)。
III.可扩展性。软件应考虑到以后实行学分制后的考试管理的变化。最初实行学分制,只有低年级试行,那么,试行学分制的年级的补考如何安排?学校扩招后,如果将部分考试下放到教学系,软件就应满足多用户的需要,报表输出的格式应可随意设置,考试课程安排先后顺序可调置等。
照以上步骤和要求,在排考前,软件应生成考试数据。按不同考试的不同要求,从基础数据部分(或从其它软件导入)生成考试班级库(含班级、考试课程、课程考试时段,任课教师、命题教师、考生数)、监考教师库、考室库、并立即初步统计出考试时段最大数,以便手工方式确定考试时间以建立考试时间库(代码、年月日时)。其中考试课程时段的确定主要由机器自动完成,若人工确定则具有优先性(人工主要确定美术系需三个小时考时的专业课和一些特殊情况的课程),监考教师自动安排,完成后亦可手工修改。
3、信息查询、报表和备份
数据处理完后,应能按不同要求查询考试情况,如按班级、考室、监考教师、年级、课程、学生等;亦能按要求产生不同报表:总日程、班级日程、教师监考日程,教室日程、课程日程、院系日程等。报表产生的结果能转换成其它格式的文件,以便保存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