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kevin3000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1 需要控制炉子温度,先慢慢升温,到一个给定的温度点时,需要将温度恒定在该处。 此处高手多多,诚心请教一个合适的算法,如有一个较可靠的模型,就更好了。
J Johnny_du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2 自控问题?似乎来错地方了 :)呵呵 不过恒定也是相对的,毕竟应该有一个域度值,这个值域范围才是最重要的,范围太大了不能满足恒温控制需要,太小了又会过频启停设备对设备造成损害;还有就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达到这个恒温值域范围也是值得研究的(最好使用PID或多重PID调节)。 呵呵:)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自控问题?似乎来错地方了 :)呵呵 不过恒定也是相对的,毕竟应该有一个域度值,这个值域范围才是最重要的,范围太大了不能满足恒温控制需要,太小了又会过频启停设备对设备造成损害;还有就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达到这个恒温值域范围也是值得研究的(最好使用PID或多重PID调节)。 呵呵:)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K kevin3000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3 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提这个问题。呵呵 初步打算采用PID来控制温度。 1、“恒温值域”是什么?一般多大?与P、I、D的关系如何? 2、如采样周期为1分钟(过频也不好),是否每分钟都有输出控制(给控温仪以电压值)呢?
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提这个问题。呵呵 初步打算采用PID来控制温度。 1、“恒温值域”是什么?一般多大?与P、I、D的关系如何? 2、如采样周期为1分钟(过频也不好),是否每分钟都有输出控制(给控温仪以电压值)呢?
J Johnny_du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4 恒温值域就是“恒温”的波动范围,例如:200±15℃等等,这要综合工况要求和设备要求共同确定,一般确定该值域范围后通过调整P、I、D参数值来获得最佳性能曲线。
K kevin3000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5 那“恒温值域”是否就是“控温精度”或者“死区”什么? 我的第二个问题呢? 请做过此类项目的高手给点指导。 谢谢。
J Johnny_du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6 对,“恒温值域”就是“控温精度”或者说是“死区”,也就是设备不动作区。 对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无需每次变送器(就是传感器)采样后都输出动作信号给执行机构(针对于你的系统来说就是“温控仪”)。仅仅当需要调整温度情况下输出信号即可,而当变送器返回信号的测试温度位于“死区”之内时是无需输出控制信号的。
对,“恒温值域”就是“控温精度”或者说是“死区”,也就是设备不动作区。 对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无需每次变送器(就是传感器)采样后都输出动作信号给执行机构(针对于你的系统来说就是“温控仪”)。仅仅当需要调整温度情况下输出信号即可,而当变送器返回信号的测试温度位于“死区”之内时是无需输出控制信号的。
K kevin3000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7 P、I、D在不同温度段时是否值应该不同呢?如何确定呢?每个反馈周期是否都应该计算P、I、D的值?
J Johnny_du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8 一般来说调整好的p,i,d参数是无需更改的,但是要是温度跨度比较大,而且需要达到十分精确的控制精度或者非常灵敏的响应曲线,理论上来讲还是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控制段的p,i,d值来实现的。但是这样作一般来说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调整起来一个需要十分丰富的经验,另外由于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设备老化和变送器误差以及信号扰动、干扰等都会引入新的误差),除非被控环境十分苛刻,要求十分严格的情况(比如:核反应等),一般情况下似乎无需考虑...
一般来说调整好的p,i,d参数是无需更改的,但是要是温度跨度比较大,而且需要达到十分精确的控制精度或者非常灵敏的响应曲线,理论上来讲还是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控制段的p,i,d值来实现的。但是这样作一般来说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调整起来一个需要十分丰富的经验,另外由于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设备老化和变送器误差以及信号扰动、干扰等都会引入新的误差),除非被控环境十分苛刻,要求十分严格的情况(比如:核反应等),一般情况下似乎无需考虑...
K kevin3000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9 您的意思是:如果炉子需要升温到1500度,只需要一组P、I、D参数即可?采样后的旧需要用到这三个参数,但计算结束肯定有个反馈值。 若固定为一组P、I、D值,这个反馈值还需要计算吗?或者说,不需要采样,也不需要计算? 因为同一软件会用于不同的炉子控制,所以,针对每一炉子合适的P、I、D参数可能会不同,那,如何人确定各P、I、D参数呢?还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来摸索每个炉子的P、I、D参数参数?(后者,暂时不被允许) 要求根据采样结果,通过计算确定一个反馈量,这个值结合P、I、D值须用于控温。 怎么做?
您的意思是:如果炉子需要升温到1500度,只需要一组P、I、D参数即可?采样后的旧需要用到这三个参数,但计算结束肯定有个反馈值。 若固定为一组P、I、D值,这个反馈值还需要计算吗?或者说,不需要采样,也不需要计算? 因为同一软件会用于不同的炉子控制,所以,针对每一炉子合适的P、I、D参数可能会不同,那,如何人确定各P、I、D参数呢?还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来摸索每个炉子的P、I、D参数参数?(后者,暂时不被允许) 要求根据采样结果,通过计算确定一个反馈量,这个值结合P、I、D值须用于控温。 怎么做?
J Johnny_du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10 这么高的温度!?估计是冶炼吧?建议你采用多组PID调节器以串集的方式实现,这样比较好调节,而且精度不错。 p,i,d值理论上是可以计算的,但实际应用来看理论计算值仅仅能够作为一个大方向的参考值(因为实际情况往往非常复杂,而且涉及到众多的参数),多半还是要靠经验根据反馈值来调节参数值的
这么高的温度!?估计是冶炼吧?建议你采用多组PID调节器以串集的方式实现,这样比较好调节,而且精度不错。 p,i,d值理论上是可以计算的,但实际应用来看理论计算值仅仅能够作为一个大方向的参考值(因为实际情况往往非常复杂,而且涉及到众多的参数),多半还是要靠经验根据反馈值来调节参数值的
K kevin3000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11 这个温度是用于检测用。 “多组PID调节器以串集的方式”指什么? 有具体的模型算法吗?有代码最好了。~_~
J Johnny_du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12 呵呵:)写作了,应该是“串级”,就是采用多组PID调节器串连的方式以提高系统的可控性和响应曲线的性能。具体模型一时找不到了,我原来做过电厂的DCS系统PID串级调节...
D dawnsong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13 温度控制应该不难吧,以前上大学时记得做实验时有个达林算法, 呵呵,面对楼上诸位专家,献丑了
K kevin3000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14 是否是:串级的概念指不同温段使用不同的P、I、D参数? 随着温度越高,使用不同的参数组?据说这样的控温能使控温曲线比较好。 既然做过,能否帮我找一下原来的算法? 多谢了。等.......
Z zywcd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09 #16 不同段使用不同的参数。开始升温段 ,你都可以使用比例控制进行快速升温。接近你的控制区域,使用pid控制,进入恒温区,不进行调节,设置死区 。控制参数和不同对象不同,没有人可以帮你,pid算法是通用的。这样的控制损失升温速度来避免超调。
不同段使用不同的参数。开始升温段 ,你都可以使用比例控制进行快速升温。接近你的控制区域,使用pid控制,进入恒温区,不进行调节,设置死区 。控制参数和不同对象不同,没有人可以帮你,pid算法是通用的。这样的控制损失升温速度来避免超调。
R ruffian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10 #17 晕! 不过专业的,温度不高就用双金属片吧! 就是电饭锅的那种! 嘿嘿,别笑话我~~ ---------------------------- 另外,加热和散热,应该是平滑曲线! 你做实验得到这样的[时间/温度]曲线就可以大概预测了! 不过可能不适合实际环境吧 !!
晕! 不过专业的,温度不高就用双金属片吧! 就是电饭锅的那种! 嘿嘿,别笑话我~~ ---------------------------- 另外,加热和散热,应该是平滑曲线! 你做实验得到这样的[时间/温度]曲线就可以大概预测了! 不过可能不适合实际环境吧 !!
J Johnny_du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2007-01-10 #18 随着温度越高,使用不同的参数组,这样的确据可以控使控温控制曲线比较好。 但是,串级的概念指并不是不同温段使用不同的P、I、D参数,而是多级PID调节器串连达到类似于显微镜的“粗调”和“微调”的功能。而你所说的“随着温度越高,使用不同的p、i、d参数组”则需要通过编写判断选择程序加以实现...
随着温度越高,使用不同的参数组,这样的确据可以控使控温控制曲线比较好。 但是,串级的概念指并不是不同温段使用不同的P、I、D参数,而是多级PID调节器串连达到类似于显微镜的“粗调”和“微调”的功能。而你所说的“随着温度越高,使用不同的p、i、d参数组”则需要通过编写判断选择程序加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