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无聊就散分,直到某天散完为止.(300分)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formality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F

formality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沙发自己坐
 
............................
 
楼主不错啊 来 散给我们这些新人把 问问题都没分给大侠么
 
接分来了
 
偶也是个新人,只是不我不经常问问题,所以累积了一点点分,挥霍一下而已.
 
我要分,然后問問題散掉.
 
偶喜欢败家,正努力败家中...
 
我来接分了
其实,现在比刚来的时候问的问题少多了
大部分直接在离线资料都可以找的
不过有分还是要接的
做人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呵呵
 
有分不接对不起自己。哈哈哈哈。
 
俺可没有那么多的分散呢

无聊的要命呢
 
不明白,但是有分是好事
所以也顶一个
 
我来接分,顺便贴一文章共勉

外包不是中国软件业的主方向

    倪光南

现在国内对中国软件发展道路主要有两类意见。一类认为,中国软件产业应该大力发展自主创新,建立自己的软件产业体系。因为中国既有软件人才,又有国内市场,既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又有开源软件的帮助。中国的巨大市场,完全可以支撑起自己的软件产业体系。

  另一类意见是,中国应该像印度一样主要发展软件和服务的外包。2002年,微软支持麦肯锡发布了一个报告,建议中国不要做操作系统,而要做软件服务外包。一些地方会觉得,走这条路比较容易。

  为什么在国内,软件外包被强调得这么多?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跨国公司的影响,它们甚至愿意做出某些努力来促成中国往这个方面发展。比如,微软号称要给中国62亿美元的投资,其实主要是一些采购和外包定单,真正的投资很少。说成投资62亿美元,是不符合实际的。跨国公司这样做是不希望中国搞自己的软件,特别是有自主版权的至关重要的基础性软件,他们不希望中国成为它们的竞争对手,他们倒是希望中国成为印度的竞争者,更加降低它们的外包成本。

  在软件产业链里,基础软件比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等,是垄断性很高、附加值很高的软件。也正因为如此,6万人的微软,销售收入相当于两个印度的软件出口额:印度有100万人做外包,去年出口234亿美元,而微软一年的收入就超过400亿美元。IBM有3万人搞基础软件,收入也相当于一个印度。跨国公司愿意帮助中国、引导中国去搞外包服务,因为这样做,中国不会影响到它的垄断地位。这是很明显的。

  如果现在某个地方、某个软件企业,根据他自身的情况去搞外包,可能有很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支持他。但是对于中国整个软件产业,如果主要去搞外包,这是方向性错误。
 
不如我也接一下?谢谢
 
接分来了,这也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