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见闻录>>--(转贴) (1分)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iapollo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I

iapollo

Unregistered / Unconfirmed
GUEST, unregistred user!
印度见闻录
  因公出差,同我服务的外国公司的同事和中方合资伙伴的拍档一起去了印度
5天,对印度留下了极深极深的印象。用公平的、不伤害第叁世界兄弟感情的话说:
我不习惯印度。用不经大脑、脱口而出的话说:印度太他妈次了。本来怕伤了阶
级兄弟的感情,不想写出来让亲者痛,仇者快。后来朋友们都想听,说几遍后实
在觉得太费事,干脆费一下事写出来省得以后说了。
  为公正起见,保证所述绝不加任何文学修饰,见过什么说什么,以免被人责
备不公,但因为视角有限造成的以偏概全就难免了。顺便加句题外话,只说我所
了解的东西,是我给自己定的做人的目标之一。因为爱胡吹大气、乱作结论、背
后说人长短是我的短处,我想克服这个毛病。
  星期天
  安排去印度的旅行就不顺。不知是不是因为同他们打过仗的关系,中国没有
一班到印度的直飞班机,只有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转。去一趟要花12小时以
上。
  在吉隆坡机场就开始有不少印度人,满身酸臭(本来以为是汗味,后来才知道
另有原因,后面再讲)。换票时完全没有排队这个概念,我站在一米线后,每来个
印度人来都直接站在我前面,或者直接站在正办票的人身边。不过这不稀奇,我
的同胞不具备这种素质的目前还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咱都习惯了。
  半夜3点,下了飞机,来到大厅,几百人排成了两条队出关,大概因为时间太
晚,只有两个柜台有工作人员,不过本来也只有叁个柜台。长队曲曲弯弯,酸臭
气扑鼻。蝙蝠在头顶上飞翔,人人困得不行。同行的老外凑近我悄悄说:“我已
经开始想念中国了。”
  出门前到过印度的外国同事告诉我要做好思想准备,马特拉斯的机场将不同
于我以往见过的任何一个机场,飞机差不多直接落到马路上,然后外面就是一千
多张黑脸晃来晃去。我看倒没那么可怕,至少咱不能拿黑脸当个负面因素,那是
西方发达国家的概念,咱们大家都是兄弟嘛。
  去酒店路上往窗外看,看不到什么,后来几天事实证明即使是白天也看不到
什么,因为根本就什么也没有。路上不少牛在睡觉,我想大家都知道牛在印度是
神,是不能杀的。还有不少野狗,眼睛红红的,象是疯的,挺吓人。
  我去的Chennai,中文要按音译不太好听。原来叫Madras-马特拉斯,印度第
四大城市,离海不远。我们住了那城市里最贵的两家酒店之一,100美元一夜,另
加40几美元什么什么税。后几天的经历证明外国人在这里是全面被宰的。印度人
看见外国人,宰起来是全无心理负担的,谁让你们比我们富呢。比如说这一百四
十几美元一夜,在中国订房时说的是“什么钱全算上,100美元”,到了这里酒店
说“什么全算”意思也不是算上税,税是国家收的。很狡猾是吧。
  酒店房间里倒很有印度古色古香味道,用了很多大理石和厚厚的地毯。但银
亮亮的水龙头拧开,自来水是淡黄的,带点沙子。第二天下午下雨,晚上的水就
是深黄。床头有瓶装水可以用。听同事的劝,我刷牙也是用的瓶装水。基本原则
是不让任何自来水进口,因为印度,或者至少是这个城市,没有上、下水系统。
  星期一
  早起出门坐车,开一小时到公司的工厂去,5点下班后酒店,以后几天行程基
本如此。
  一出大堂,酒店院子里全是破车,英国30年代式样的圆头圆脑的轿车,由印
度最大的汽车公司造的(当然喽,公司是国营的)。我的英国同事看见这些车很高
兴地说让他想起了童年。
  车走在街上,看见的街景可以说惨不忍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象道路、上
下水、垃圾排放等等全象是英国人留的底子,似乎自从英国人走了以后他们自己
就什么也没干过。市中心很小,几条街,同中国一个小县城规模差不多,平房多
楼房少,楼房没有超过5层的。平房什么顶都有,草顶也不在少数。楼房是水泥块
块堆的。路只有不多的几条是水泥或柏油的,离开主路就全是土路了。
  墙全只有肩高,上面画满了竞选的标语和竞选者头像。满地污水垃圾。
  路上全是人。在车站,百十号人能一直站到马路中间。基本上是民族服装。
叁分之一人不穿鞋,剩下叁分之二的人有百分之九十穿的是夹大脚趾的拖鞋。
  路边有树,天还算蓝,比中国的大城市污染小。但路上的尾气味道重得要命,
他们的车全是质量极差的。基本没进口车,他们的国产车嘛,夏利同它们比都是
高档车了。车不算多,但所有的车都完全不讲交通秩序,所有的车都散开在路上
任意地开,不分线,不分左右,有空当有钻进去。会车时一般是两车对开,直到
最后一秒才各自转向让开。
  出了城区情况就更差了。连绵不断的平房,近一半是草顶。路边每隔5米左右
便是一堆垃圾,车开一小时,一直两边是垃圾。人就在垃圾上走,男人撒尿就转
转身,背朝公路原地解决,女人撒尿也转转身,脸朝公路,蹲下解决,有的稍稍
走两步,到墙边再蹲。
  可能是没普及教育的关系,看上去印度人好象完全没有卫生观念。举例说,
路上有一滩雨水,一般人们是会绕一下的,这里的人就直接踩过去了,不管是光
脚还是穿拖鞋的。
  路上不时的有牛,还有羊,还有狗。车要绕着走。刚才已经说了,车全是对
开,就看谁胆大撑得住,谁就能占住车道。还经常有人横过马路,摩托带着人横
过马路,牲口横过马路,没有斑马线,得哪过哪。
  郊外路上,大货车多了,这些车全装的是芯片控制的带音调的喇叭,还特响。
想想看吧,耳边是不停的各种“5353531”、612316、612316”的高音,随着的是
一辆辆货车飞驶而过,一把轮拐在你前面,将你别的刹车不止。然后在你前面不
远处忽然一把轮斜飞到左面,亮出正前方一辆迎面而来的大卡车。“耶稣的十字
架呀!”,同车老外惨叫着。在最后一秒钟,我们车的司机也是一把轮,把大卡
车让给了后边的车了。
  紧张,冷汗不止。
  得提提我们这位司机。老哥早上接我们,我们一看,穿衬衫、打领带、大裤
衩、光脚板。见我们都盯着他,有点不好意思,钻回车套上了双夹脚趾拖鞋。不
知道开车时他穿不穿鞋,他坐前边我们看不见。
  到了我们的公司,全球一致化的工厂标准建造,同外面对比起来像是到了
天堂一样。进去赶紧喝水,我们工厂自己有纯水站制纯净水。
  但在这全球标准的厂里,印度人仍顽强地保持着他们的民族习惯。比如说,
衣着。办公室里的女士依旧穿着民族服装纱丽,裹得象个枕头样地坐在电脑前,
我看见就忍不住想笑,感觉真的好像是古董。
  除了车间必须按安全标准着装外,厂区里的卫生、食堂等处员工全是民族服
装。男人们裹着脏兮兮的床单一样的破布,蹲在地上除草;女人们穿着纱丽坐在
地上洗菜。
  很快吃饭时间到了,下面讲讲印度的饭。
  一进食堂,扑面一股酸臭气。我来印度前听说他们只吃蔬菜,基本不吃肉,
还以为是谣言,谁知真是不吃肉。午餐有两个咖哩蔬菜、两个汤、一大堆米饭、
两张抛饼,以及酸乳酪和咸菜。闻着酸臭气,打来了饭菜,满腹狐疑地一一尝尝。
两个咖哩蔬菜里咖哩浓得像粥,菜全被煮碎了,吃起来酸臭酸臭的;两个汤稀稀
的,尝起来象海水一样,臭咸臭咸的;酸乳酪还行,但必须放很多糖,否则太酸
;抛饼不错,象咸饼干。事实上老外们根本不吃这些饭,只吃两片饼充饥而已。
我心里想着大家都是第叁世界兄弟,又是作客,再者为了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
壮着胆子开始吃起来。
  没吃两口,见印度人都用右手把菜和汤捞到饭上,用手拌好捏起来吃。觉得
挺恶心的。我知道我这想法不对,可我生理上确实觉得挺恶心的。
  同行的中方同事,骂骂咧咧、对对付付地吃。
  又过了两天才知道,原来印度人身上那种酸臭味,就是吃这些咖哩菜吃出来
的。我吃了叁天后,在印度闷热的天气里,出的汗也变成了酸臭味。用我同事的
话讲,他回美国两星期后,洗澡时还能闻见自己身上的印度味道。
  菜没敢怎么吃,吃了一堆干饭,下午3点就饿了。怨不得印度兄弟人人都吃那
么一大堆饭呢,没肉不顶时候呀。
  下班回酒店,又经历了一番公路惊魂。到酒店晚上吃西餐还行。吃完了想出
去遛遛,走到酒店门口没敢出去。我不是那种很把自己当回事的人,出去旅游、
到国外出差,到哪里都是到处乱钻,但在这个城市我切实地感觉晚上出去对我会
有危险,而外面看不出有什么东西值得我冒险出去。回来的路上我仔细地找了,
没有英文的书店,没酒吧和其它娱乐,没有特色的市场,只有满足人基本生存需
要的一些小铺子。街上没什么可逛的,满街又都是开法那么可怕的车子,算了吧。
  回到酒店打开电视,40个台里有二十七、八个是那种一男一女载歌载舞的东
西,听起来调全一样,长得甚至都差不多,男的卷毛留小胡子,女的巨大的眼睛
、胖极了的腰,打情骂俏,恩恩爱爱。无聊至及,只好睡觉。
  星期二
  早上上班,又重看了一遍街景,还是没找到任何感兴趣的东西。没肯德基、
麦当劳或任何其它洋快餐。问同事老外,他们说在印度他们只有在酒店吃西餐,
尝过印度人做的自称是汉堡包的一种东西,没法吃,即使他们有心想尝尝印度风
味菜,也没有胆量在街上的饭馆里吃用印度的水烹调出来的东西,不管饭馆有多
高档。
  除了找饭馆,还特别找了一下与有计算机有关的店铺或是广告,因为媒体上
总是吹印度软件业如何牛,软件工程师如何多。结果是,没有在街上看到过任何
与计算计有关的东西,东西指店铺、广告、标识等等,什么也没有。我不相信在
这种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地方能出多少计算机专家。我想会不会是因为印度被英国
殖民很久,所以西方文化里对它较多认同,计算机方面同它交往较多的缘故。
  举个例子,我服务的公司是个美国公司,对中国国情还不了解,一次它要在
中国做市场调查,因为不相信中国有合格的市场调查公司,就请了合作较多的一
家欧洲调查公司。欧洲的公司当然没能力在中国做调查,一听是中国,心想中国,
那是亚洲嘛。亚洲,那是印度的地方啊。就把活儿转包给一家印度公司。印度公
司一想,中国,那是香港啊。就把活儿转包给一家香港公司。香港人是知道中国
的,又把活儿转包给大陆一个很有名的市场调查公司。所以在我去旁听的时候,
见到了杂七杂八的一堆人。钱是大家赚,活儿是中国人干。最后的报告是欧洲人
交的,内容是中国人做的。
  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我才不相信印度那种没普及教育、国力低下、计算机
基础薄弱的地方能出多少计算机人才。他们只是因为被殖民久了,西方都知道他
们,以及他们都能讲英语才给世界留下这么个印象:印度计算机工业发达,计算
机人才多。他们只是会show而已。同时,不会show,这一点是中国的致命缺点。
象上面的例子讲的,香港人也是因为被殖民时间长,西方较了解他们,加以他们
英文普及,较会show,所以好同西方打交道。
  回到看街景这个题目上来,没有快餐,没有与计算机有关的,没有百货商场
或超市,没有酒吧、舞厅、游乐园等娱乐场所,看来晚上只好呆酒店里了。路上
倒是有不少庙,印度教的,不大,挺破,神像是陶瓷的,好象全是个长大象鼻子
的,不象我想的是摆满了四只胳膊的湿婆神以及其他N只胳膊的什么神。庙不能进,
不许照相。
  今天已是第叁次由穿衬衫打领带穿短裤打赤脚的老哥带我们上路了,仍然害
怕得不行。在印度厂工作的英国同事告诉我们,去年公司送一批印度经理级的工
程师到英国培训顺便拿国际驾照,发现他们根本没有行车道这个概念,在路上随
便晃。也难怪,他们没受过这种教育。考试结果一半人的评语是“此人不适合驾
车上路”,可这批人在印度都是天天开车的!
  中午吃饭时间又到了,一进食堂,闻到那比人身上味道加倍浓烈的酸臭气,
中方员工不由一阵国骂出口。今天他们决定不吃菜了,吃自己带的咸菜。我硬着
头皮又来了一整份,锻炼适应能力嘛。
  听印度人自己讲,之所以只吃素菜是因为教派太多,伊斯兰教、天主教、印
度教,印度教本身就有几十个派别,每个派别禁吃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在工厂
里要做人人都能吃的东西就只有蔬菜了。但西方的同事讲,他们在家里也是很少
吃肉的。了解不多,不敢做结论。
  晚上去家韩国馆子。印度有现代汽车的一个厂,韩国人自己开了个饭馆,好
吃,味道正。
  从酒店要车去韩国馆子时又发现了点有意思的事,印度人是点头不算摇头算
的。我说:“我晚上要租车。”印度人摇着头在本上记。我以为他没听懂,说:
“是今天晚上租车出去。”他还摇头。我说:“6点钟。”仍旧可恶地摇头。我就
问:“你听得懂吗?”他摇着头说:“当然。”这我才觉出来他们的习惯和我们
是不一样的。
  吃完饭给中国打电话,因为电信局的人罢工打不通。这里打到中国每分钟7美
元,还时通时不通。洗澡水因为下雨变成了深黄色,没敢洗,难受。只能睡觉。
  星期叁
  今天一切照旧。咬牙忍着,等着回中国。同行的中方的老同志,当过兵打过
仗,在穷山沟里的工厂干过,也摇着头说:“我呀算是忍耐能力挺强的了,可这
鬼地方真适应不了。以后我手下谁敢不听话就叫他上印度开办事处来。”
  也确实是,这地方脏,没关系,又不是没在脏地方呆过;人不文明,有怪味,
没关系,非洲不也是这样吗;穷,没的玩,那就忍着,反正几天就过去了;但没
有电话(罢工),没有互联网,感觉人象被埋起来了。而且这地方没水喝,没水用,
没东西吃,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受不了的。当天晚上吃的一吨饭更使我对这个
地方倍加厌恶。
  是这样的,中方同事发现酒店里有个中餐厅,而且居然还是个四川馆子,兴
高采烈地请我们去吃。6点去,发现中餐厅7点半才开(印度餐厅很多是这样,不知
是不是同宗教有关)。好容易等到7点半,走进去,却闻到一股咖哩味,马上告诉
侍者:“把餐具全洗干净,做的东西不许放咖哩,绝对不许放。”侍者摇着头表
示同意(看人摇头称是总是感到很别扭)。
  然后问侍者:“厨子是中国来的吗?”答曰:“是马来西亚人。”再问:“
会汉语吗?”答曰:“只会英语。”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菜谱拿来,全是英文,上写:中国炒肉、四川炒鸡、四川鱼、中国蔬菜等等,
不由得对同桌说:“估计这回这中餐gan了。(gan读四声,北京话,意为完蛋了)
只得点了四盘菜。
  等菜时让侍者拿来几种啤酒尝尝,全是印度国产的,没有国际知名品牌。打
开一喝,没有一种能入口。想想也是,自来水那样酒能好到那里去。
  菜来了一看,果然完蛋了。中国肉是煮熟后下锅过油,加酱油再勾芡,别的
什么配料全没有;四川鸡是煮熟后下锅过油,加酱油再勾芡,别的什么配料全没
有;四川鱼是咸鱼,煮熟后下锅过油,加酱油再勾芡,别的什么配料全没有;最
可恨的是中国蔬菜,是洋葱煮熟后下锅过油,加酱油再勾芡,别的什么配料全没
有。什么时候洋葱成中国蔬菜了。所有菜全煮得稀烂,为了用手拌饭方便。“就
他妈差加咖哩了。”我心里骂着,对对付付吃。
  吃了两口心里郁闷,让侍者上米饭,赶紧吃完了事。见侍者一人面前放了个
大盘子,拿一盆饭开始往盘子里盛-又要吃拌饭!我大喊一声住手,同他说,请给
每人拿一个碗。“屋俺-碗,圆的,小的那种。你别管我们干什么用。把这大盘子
拿回去。”最后侍者虽然不懂为什么吃饭不用盘子要用碗,但还是给我们拿了。
中方的同事们长出了一口气:“小同啊,可谢谢你了,要不还得拿盘子吃饭。”
  都吃完了也没吃饱,于是我把侍者叫来,告诉他,他可以把这些菜称作任何
东西,就是不能叫它们中国菜。
  “这些全是垃圾。”我同他说:“现在请你们那个马来中国厨子给我们炒个
鸡蛋吃。只要用油炒,不要西式的做法,什么单面煎、双面煎、蛋饼,全不要,
只要用油炒就好。”
  “那好,”他彬彬有礼地摇着头说:“您要单面煎还是双面煎?”
  星期四
  最后一天,同英国同事聊了聊,知道了一点印度的风俗人情。
  直到今天,印度还保留着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吠舍,吠舍
即untouchable,即贱民。贱民是没有姓的,他们的名字是一串长得可怕的字母,
前面还加上他们父亲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借以表出他的家族。有些贱民信了天
主教后起了Martin,Jeffrey之类的教名作为名字,原来的名字就作为姓了。所以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印度人的出身。
  目前印度还有90%以上的父母包办婚姻,而且90%以上的人觉得这样很好。他
们一般是男孩家长给自己儿子登广告,介绍情况。女方家长就看报纸找女婿,觉
得合适就把女儿的情况写信寄过去。男孩家长从来信中挑叁个给儿子看,儿子可
以挑其中一个,也可以全挑来进行相亲。经过拜见女方亲属,同女孩谈话,合适
后一般一次就可定下亲事。
  和中国不一样的是,印度由女方准备彩礼。有时女方先嫁过去,因为家境变
化付不出彩礼了,男方有时就会杀妻。我的同事在印度两年,从报上读到6次这样
的杀妻案件。杀妻虽然是犯罪,但一般都策划很好,由男方亲戚什么的动手,加
上社会舆论并不谴责,所以一般惩罚都不是很重。
  同印度员工聊天,他们对中国知道得和我们对印度知道得一样少,但他们很
爱看中国功夫片,喜爱成龙。他们告诉我,不仅女人在额头点痣,信印度教的人
不分男女全要点,从点的不同图案就可看出他/她的派别。我曾见过有的人额上的
图案看上去相当野蛮。
  还没有谈印度的女人,人们都有个印象以为印度女人很漂亮,去年世界小姐
不是印度的嘛。但至少我不这样以为,我是个走路很爱东张西望的人,在那里几
天,从没见到什么吸引人的美女。可能是因为穷的关系,宗教的关系,限制了人
们打扮吧,我不太肯定。印度裔世界小姐,那是包装出来的,多么虚伪做作!老
外看不出名堂来,咱们还能不懂。
  我的采购部同事同印度采购部同事出去参观工厂,路上印度同事找了饭馆请
他吃饭。想想印度的水,他只好称胃病犯了,躲过这一劫。
  晚上终于要走了,上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飞机,见到华族空姐白白的皮肤,
甜甜的笑,还有她们不太熟练但发音纯正的中国话,再从她们手中接过一杯可口
可乐,感觉完全就象上了天堂一样。

 
这个在CSDN上好象是好古老的帖子了。
 
太可怕了.......
 
我以前一个同事的老爸参加过打印度那场战争,他给我讲了2个真实故事
故事1,有一次突袭印度的一个碉堡,爬上去,一群傻B,全钻在睡袋里面睡觉,被人一个个从
窗口扔下来(注:窗口离地面约7~8米)
故事2,他绕过喜玛拉亚一座山的时候,与敌人遭遇,被打掉队,寻找队伍途中遇到另外2个解放军
掉队的轻伤员,三人结伴而行,一日天刚亮,到达一山谷,发现敌人约30多人一个小分队在小溪的对岸,
其中多半在睡觉,还有几个在做饭,竟然没有发现哨兵,三人绕道包围这伙人,全部俘虏.结果白拣一个
二等功!!!
 
接受答案了.
 
后退
顶部